内容简介:
曹操的可怕,在于他光明正大、防无可防的阳谋!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借汉献帝的名义号令群雄。天下英雄明知汉献帝是曹操手上的傀儡,却也不敢冒着失去大义、被打为“反贼”的风险攻打曹操。曹操用天子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征讨不臣。
义释关羽
关羽斩杀颜良,报答了曹操的恩德后,投奔刘备。曹操不派兵截击,反而当众赞赏关羽的忠义。这场表演秀向袁军将士宣传了曹操对降将的优良待遇,还光明正大击碎了袁绍和刘备之间的信任。
以“不孝罪”杀孔融
孔融一直和曹操作对,曹操便给孔融定了不孝罪的罪名。曹操用儒家标榜的“孝道”杀死了儒家的信徒,以光明正大、让反对者哑口无言的方式完成了“以理杀人”。
翻开本书,为你复盘那些成就曹操的顶尖阳谋。
作者简介:
试读:
第一章 乱世顽童
熟悉的陌生人
曹操,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说曹操最熟悉呢?一千八百多年以来,经过正史、野史、评书、小说、戏曲、影视剧乃至游戏、漫画的不断刻画,曹操的形象,不论是历史形象还是艺术形象,均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熟得不能再熟了。
那为什么又说曹操是陌生人呢?这里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曹操是谁?
曹操是政治家。他是汉末的丞相,是汉末的强人、“乱世之奸雄”;他是魏武帝,是三国之中曹魏帝国的奠基人。
曹操是军事家。他是用兵如神的统帅,谲诈百变的战将;他是《孙子兵法》最重要的注释家之一,自己还撰写了十多万字的兵法。[1]
曹操是文学家。他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恐怕只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堪与其相提并论;曹操的名句,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过去的中国,几乎家弦户诵,今天读来仍有巨大的感染力。
这是人们所熟悉的曹操。但是曹操的其他面目,随着时间的流逝、史籍的亡佚和知识背景的变迁,逐渐变得不为人知。比如:
书法家曹操。曹操工于书法,史称“尤工章草[2],雄逸绝伦”。传说曹操西征张鲁,路过褒城的石门(今陕西勉县东北),见到褒水湍急,浪花滚滚如雪,兴之所至,提笔写了“衮雪”二字,刻于礁石。左右不解,问道:“浪花滚滚如雪,该写‘滚雪’才是。这个‘衮’字,怎么没有三点水呢?”曹操手指褒水,哈哈大笑:“你看这惊涛拍岸、逝者如斯,还缺水吗?”左右叹服。这“衮雪”二字,目前还保存在汉中博物馆,据说就是曹操的真迹。
音乐家曹操。古代的诗歌,相当于今天流行歌曲的歌词;作词之后,还要谱成曲子,进行演奏和演唱。曹操是诗歌创作的大师,在作曲、演奏乃至演唱方面,也有高深的造诣。史书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的唱功,恐怕也很好。他常常“对酒当歌”慨叹“人生几何”“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样一个能作诗、懂音乐、会唱歌的军事、政治人物,千载而下,我们无从目睹,只能遥想了。
养生家曹操。和许多帝王一样,曹操也期望长生;但他的长生,并不靠炼丹、求仙,而是主要建立在医学基础之上。他曾经招聘了一群“方术之士”,包括因《三国演义》而著名的左慈、华佗等人,让他们在身边研究养生科学,顺便为自己疗养。所谓“方术”,今天看来可能是巫术、魔术、迷信和一点点早期医学的大杂烩,但在当时都是重要的先进知识,有一整套的学术体系作为支撑。此外,曹植还曾解释曹操招聘方士的目的:“我父亲之所以将这群人都聚集在身边,就是怕他们挟持妖术,为害民间。哪里是为了长生不老呢?”[3]要说一点儿养生的目的都没有,恐怕也不是事实;不过综合来看,曹操应该会对这群方士“综核名实”,考核他们究竟是否有真材实料,从而禁其假者、用其真者吧?
如果要继续罗列下去,还有围棋高手曹操、格斗专家曹操、建筑师曹操、发明家曹操……
不过,随着史料的亡佚、知识背景的变迁,曹操的书法,现代人没有眼福得见;曹操的音乐,现代人欣赏不来;曹操的养生术,现代人不敢用。而制度的创设、谋略的运用,却是人类经久不衰的主题。所以本书想要着重介绍的,是作为谋略家的曹操。
第二个问题:曹操做了什么?
曹操一辈子打了很多仗,进行了很多政治斗争,害死了很多人,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这是大家熟悉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汉末三国曾经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思想上,有汉一代三百多年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瓦解,曾经被儒家思想压制的道家、法家、佛家,乃至阴阳、五行、方技者之流,纷纷浮出水面,争先恐后地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借着时代的风向,沁入民众的肺腑心田,思想界重新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制度上,汉朝法律体系杂乱无章的弊端得到了根本改变,中国从此有了系统的、简明的、统一的基本法典。这样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变革的开启者,正是曹操。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有不为人知的功劳。
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曹操?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那时候年少无知,曾经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我想,读过《三国演义》、和我有过同样疑问的人,大概不在少数。曹操这个人物太复杂了,他游走在正义和邪恶的边缘,挑战着人们普遍的道德伦理观念。在曹操的身上,“好人”和“坏人”这样简单的道德标签通通失效。所以,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京剧舞台上大白脸的曹操固然脸谱化得令人生厌,而重新把他的大白脸抹上其他单色的油彩,也没有任何意义。曹操死了一千多年了,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曹操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要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千多年来,同样是这样一个曹操,却一会儿被国人捧上了天,一会儿又被国人踩下了地?为什么这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始终执着于对曹操进行道德评价?不仅中国历史上的曹操形象变化多端,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日本人和韩国人心目中的曹操也随着地域转变而充满异域风情,随着时代切换而改变着自己流行的方式。
曹操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曹操的评价者——我们。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崇尚智术的家庭因素
带着以上种种问题、种种疑团,我们回到公元155年,东汉桓帝永寿元年。
在当时沛国的谯县(今安徽亳州)境内,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就是东汉末年历史舞台的男一号,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趁着这个小男孩还没长大,且腾出笔墨,介绍一下曹氏家族。
曹氏家族可以用两个特点来概括。
第一个特点:官宦之家。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氏的远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曹参。汉高祖分封功臣时,曹参凭借显赫的军功,在一百三十七位功臣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萧何;萧何死后,曹参成为汉代第二任相国。不过,曹操出身的曹氏家族,究竟是不是曹参的后裔?这一点不必太认真。就像刘备自称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孙权自称兵圣孙武之后一样,听听就算了。汉末魏晋正是讲究门阀、乱认祖宗的时代,如果没有清晰的世系表作为佐证,这些“远祖”都是不必当真的。
曹操的远祖不一定可靠,但他的父祖却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祖父曹腾,是汉朝的中常侍、大长秋,历仕安、顺、冲、质、桓五位皇帝,堪称五朝元老。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东汉原将宰相职权分为太尉、司徒、司空,号称“三公”,其中太尉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至于曹家人做过的太守、校尉之类,数都数不过来。所以说,曹家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之家。
曹家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官宦之家倒过来——宦官之家。
曹操家族,谁是宦官?曹操的爷爷,准确来讲是曹操的干爷爷——曹腾。曹腾早在曹操出生之前四十年,就已经净身入宫做了一名小宦官。曹腾年纪轻轻,却选择做宦官,其动机已经不可考,不过至少一半是因为穷。
《三国志》注引《续汉书》讲了曹腾父亲曹节的一个故事:曹节在乡里以“仁厚”著称。有一次,邻居家有头猪走丢了,找到曹家猪圈,发现一头一模一样的。邻居坚称这就是他们家走丢的猪。曹节说:“既然是,那就拿去吧。”邻居带着猪走了。不久,邻家的猪自己走回来了,邻居这才知道自己搞错了,牵着曹家的猪登门道歉。曹节笑着说没事的,收下了猪,并不苛责对方。
这个故事的本意,当然是要说曹家祖先行善积德,所以后世子孙光耀门楣。但是我们读史书不能这么老实,而应该仔细读出写史者原本没打算告诉我们的事情。细读这个故事不难发现:曹节时代的曹家,在地方上恐怕没权没势,任人欺负。能够任凭邻居上门,到猪圈中随意寻找的人家,恐怕不会有深宅大院吧?而人性多恃强凌弱,这个邻居能无理搅三分,愣是从曹家牵走一头猪,恐怕也是欺软怕硬的成分多一些。史书盛称曹节的“仁厚”,换成今天的话语,就是老实没用的人。这个老实没用的人,后来被曹魏皇室追尊为“处士君”,也就是“没做过官的白丁”的意思。这位处士君有四个儿子,曹腾是老三。儿子既多,不怕绝后,就腾出一个,让他入宫当了宦官,一来节省开销,二来贴补家用,应该是合理的猜测。
除了穷,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东汉王朝,宦官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东汉的皇帝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寿命短。短到什么程度?除了开国的光武帝、明帝父子,以及亡国的汉献帝,居然没有一个活过四十岁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