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时间的果》是作家黎戈的读书与生活随笔,分为“叶舟”和“根岸”两个部分:“叶舟”收录了黎戈的文艺评论:从法国新浪潮的暧昧美学到《细雪》中东方含蓄的人情之美,从低温冷感的本雅明到灼热颠簸的茨维塔耶娃,从慢走慢爱的永井荷风到飘零无寄的奈保尔,从“鹧鸪悲意,采菊心情”的顾景舟到古典文心的叶嘉莹……从文字的气息到城市的脉搏,从书籍的体温到蔬食的滋味,在无数灵性觉醒的瞬间中,倾听内心深处的回响。
到了“根岸”,黎戈将笔头瞄准日常生活:一幅眼镜、一支铅笔、云的名字、一口锅……在她笔下,平淡的日常也充满别样的玲珑趣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的“文青”生活里,人与书成为互文、彼此依傍,黎戈将她的阅读、审美经验凝结成册,与自身的成长轨迹交相辉映,在庸常的日子中打捞诗意。
作者简介:
试读:
据说,人世间的关系,往往有两种走向:如风,或是如果。而我和文学,却是两者兼有:文学既是我精神的新鲜空气,让我呼吸其中,享受游弋云间的快乐,又是我立足的地面,和日常生活血肉难分,结出时间的果实。这关系的双重性,演变出我和文学的相处方式:文学即生活,不舍对具体的热爱,并在其中一再追问生命的真谛。
2022年的春天,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很多人错过了春花与佳景,我庆幸尚能与文字相依为命,它是我的心灵家园,也希望:这风景,给疫情中的你,来一次纸游,带来内心的一缕清凉。
序
树状的幸福
这几年,陆续清除掉一些长久以来让我觉得不适和压抑的关系,心,像去掉蔓生杂草的植物一样,日益清明有力。下决心慢下来的好处是,一旦定向,就心意坚决。喜欢的不断加深,决裂的也绝不愿意再复合。这是修枝剪叶,也是时间的自净功能。人像树一样,肌体自有排异性,只能容纳和自己同一质料的东西。所以,感情也只能顺势而为,天然爱上的人,有时在意外情况下也会产生,虽勉力培养,但怎么都爱得不浑然——内在自我不停地排斥一个本性不喜欢的类型,且分泌出自我厌恶。而符合本心的爱,才是滋养人的,因为不内耗。
人的成长,也应该像树一样,是由下及上地,在根部汲取营养,输送到枝叶末端。对人而言,就是在经验和实务中学习,关照本心,凝结成体悟,指导之后的生活。而这个程序,如果被倒置,打个比方,不断有人在前方以超前理论揠苗助长,而你的体验其实没走到那一步,也就是说,心还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那么你的骨骼会被拔得脱臼。而这个经验与心的不同步,会造成“虚相”,是不能承重的,迟早会坍塌。
所以,我温和地接纳一切无侵略性的朋友,有耐心地倾听他们生命中具体的人事,虚心地吸纳信息、经验和知识。但是,对热衷于生产和高压输出大道理的人,我始终保持警觉和距离。“听过太多别人的道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这是必然的。“莫失己道,勿扰他心”,道理还是拿来管理自己吧,我始终认为,通过自我建设,让自己成为美好的存在,是比言教更好的心灵指引。包括对知识的汲取,也该像树一样,在漫长的求知岁月里,一点点地长成自己的体系,避让同一纬度的知识过度积累,打开垂直空间,就像树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生长一样。且不能性急,叶子的变化也是很细微的啊。我每天读书在十万字上下,其中能吸收营养的,有几页就不错了,有的则毫无养分,但是如果你不读,就会对某些东西有误解。它的好处是体现在“没有它时”那个层面上的。甚至,这棵树还有落叶——做家务时、在超市或银行时,在那些不规则的时间罅隙里,常常会有小心思、小情绪自开自落,瞬息即逝,之后我也不会记得。硬要用语言描述,那就是“我”这棵树的“落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