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试读:
我以我心荐敦煌
常言道:地不爱宝。那些深藏于地下的文物,时常被有意无意地翻出地面。于是,多少年深藏不露的宝贝,就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世界。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它被发现的神奇经历,已成了我们熟知的历史故事。我不想追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我想说的是,这一偶然的发现,却让全世界把关注的目光再度投向已经沉寂了几个世纪的中国西北边陲小县——敦煌,并且由此产生了让各国学者百余年不断追捧的一门学问——敦煌学。
这里曾是一块被历史特别眷顾的地方,也曾是一块被历史深深遗忘的地方。当敦煌石窟中那些充满着色彩与韵律的象征符号,再次回响着中古文明的乐章的时候,敦煌文化终于站在了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列中,向全世界展示着它的光辉灿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3年后,中国成为这个公约的缔约国;两年后的1987年,莫高窟以无可争辩的实力,当之无愧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于是,敦煌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圣地,无论国界,无论种族,无论地域;成为人们心中的“打卡”地,也成为人生当中必去的规划之一。
为什么是敦煌?为什么要去敦煌?无论是去过敦煌还是向往敦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
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它和藏经洞出土文献一起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的珍贵史料,是世界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丰富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出土文献,记录了我们的先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理解,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信仰和追求。它所展示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表征。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发生碰撞的前沿,它不仅是历史上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以敦煌石窟及藏经洞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敦煌文化,留下了4至14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鉴和融合的足迹。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因而跨越了时空和地域,具有了世界意义,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敦煌的伟大,在于它无与伦比的价值,还在于漫漫时光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和传承。
塞纳河畔,只看了一眼,就让他魂牵梦绕,义无反顾地奔向敦煌;嘉陵江边,只听了一声召唤,就让他出蜀入陇,毅然决然地扎根大漠。从常书鸿到段文杰,一代一代的敦煌艺术研究者,从临摹走向研究,把敦煌石窟艺术写进中国美术史。石窟中的色彩和形象,激励着他们追寻中国艺术的传承创新;壁画里的霓裳羽衣,吸引着他们寻觅那个时代的开放与包容。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他们的志向更加坚定;行走在莫高窟的月光下,他们的心灵更加宁静。他们心无旁骛,风雨兼程地耕耘在敦煌学的学术园地。九层楼的铁马叮咚,伴着他们在石窟考古的脚步;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和着他们笔耕的轨迹。
他们是一群痴心不改的石窟保护者。为了留住敦煌石窟昔日的辉煌,让莫高窟重现往日的青春,他们守着石窟,就像守护着自己的身体。哪怕是轻微的磕碰,也会牵动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眼中的壁画塑像,不再是历经沧桑的古代文物,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春少年到华发满头,敦煌石窟在他们的呵护下安然无恙,壁画塑像在他们的守护中再现辉煌。
70多年间,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怀揣着光荣的梦想,坚守在风沙弥漫的茫茫戈壁,铸就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这是中国精神的敦煌表达,是一代代莫高窟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为它做点什么吗?
于是,就有了“敦煌文化守望者”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