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部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从30亿年前讲到今天的人体百科全书!
从30亿年前漂浮在浅海里的单细胞斑点开始,制造你身体的基因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基因可能来自水里的鱼、天上的鸟,甚至已经灭绝了的恐龙,经历了漫长的30亿年,才造就了现在这个独一无二的你:
你是唯一有下巴的动物;是唯一会因为情感而流泪的生物;也是唯一把空气和食物送往同一条通道的哺乳动物。
你的眉脊不再向前凸起,取而代之的是风度翩翩的小眉毛;
你的身体保有在树上睡觉的记忆,所以你在床上睡觉也不会掉下来;
你的大脑比一万年前小了很多,但它30秒处理的信息比哈勃望远镜30年的还多;
你的拇指比黑猩猩多了三块小肌肉,所以你能更有力地抓握工具,从而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
然而,30亿年进化的结果并不全是好的,今天我们的很多痛苦也都跟这个漫长历程有关:
直立行走让我们常年承受背痛和膝盖痛之苦;
为了行动更方便,我们的骨盆变小,成了自然界中分娩最痛苦的生物;
人类进化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所以我们面对病毒永远手足无措;
癌症更是进化的代价,因为没有细胞的变异,我们就永远不会得癌症……
翻开本书,从单细胞斑点讲起,看看30亿年来你的身体的进化史!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 BILL BRYSON
代表作是科普巨著《万物简史》,全球销量超千万,简体中文销量破百万。
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詹姆斯·乔伊斯奖、塞缪尔·约翰逊奖等多个文学奖获得者,更因文学贡献获得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布莱森“十七年磨一剑”,《万物简史》出版后,再度推出科普巨著《人体简史》。17年间,他不但查阅了大量的材料,还亲身探访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州大学、乌德勒支的马克西玛公主儿童癌症中心等18个国际领先的学术研究和医疗机构,与38个医学领域内的国际顶尖学者、专家、医生进行深度访谈,足迹遍布英国、美国、荷兰。《人体简史》一经出版,不但得到了普通读者的喜爱,更是得到了医学权威人士的肯定,诺丁汉医学院的安格斯·布朗教授称赞:“布赖森咨询了一群令人印象深刻的国际医学专家,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独特观点作为资料来源,这无疑增加了本书的严谨性。”
试读:
“多像个天神!”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很久以前,还在美国念初中的时候,我记得生物老师教过,构成人体的所有化学物质,花上差不多5美元,就可以在五金店买到。我不记得实际的数目了,可能是2.97美元,也可能是13.5美元,反正即使是放在20世纪60年代,那也是笔小钱。我还记得当时自己大吃一惊:居然只要花这几个钱,就能造出一个像我这样满脸疙瘩的懒家伙?
这件事让人深感丢脸,以至于这么多年我一直难以忘怀。问题是: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只值这么点钱吗?
许多权威人士(你或许可以把这里的“权威人士”解读为“星期五都没人可约会的科学系本科生”)尝试过许多次(主要是为了好玩),计算构建一个人要花上多少材料费。近年来最值得尊敬、最全面的一个尝试,或许来自皇家化学学会。它在2013年的剑桥科学节上,计算了构建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必需的所有元素要花多少钱。(那一年,康伯巴奇是科学节的客座导演,用起来正趁手,而且他也算是个有着典型体格的人类。)
总的来说,根据皇家化学学会的计算[1] ,构建一个人需要59种元素。其中6种——碳、氧、氢、氮、钙和磷——占了我们身体的99.1%,其余的大部分元素都有点出人意料。没有体内的钼,或者钒、锰、锡和铜,谁会想到我们不完整呢?必须说的是,我们人类对部分元素的需求量其实非常少,只能以百万分之几,甚至十亿分之几来度量。例如,身体中每出现999,999,999又1/2个其他所有原子,其中就只有20个钴原子[2] 和30个铬原子。
人体里最多的成分是氧,占可用空间的61%。所以说,几乎2/3的我们是由这种无味气体组成的,这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我们之所以不像气球那么轻盈有弹性,原因是氧大多跟氢相结合(氢占了你的另外10%),构成了水——而水,重得吓人,如果你曾试过搬动一个儿童戏水盆,或是穿着完全湿透的衣服走过路,你就一定会知道水有多沉。自然界中最轻的两种东西——氧和氢——组合成了一种很重的东西,这个事实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讽刺,但这就是你作为人的本质。氧和氢也是你体内较为廉价的两种元素。假设你的体形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相当,你体内的氧价值8.90英镑,氢价值16英镑多一点。你里面的氮(占2.6%)单价更高,但按体内的含量,仅值27便士。但之外的一切就相当昂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