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本书看懂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它有哪些业务模式?它的风险是否可控?它是否将带来颠覆式的改变?抑或只是昙花一现?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会如何?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梳理思路,并回答上述问题。
# 36氪特约作者淘气打造
# 用“人话”讲懂互联网金融
# 60张图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
# 最完整最直观的分析框架
# 读完此书即可伪装行业专家
#本书适用人群#
(举例、未穷尽,以下分类并不科学)
1. 喜欢装逼/经常飞的人:咨询公司/投行/四大/投资机构等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上至合伙人下至小土豆——从北京飞上海,下了飞机后立即可以在客户和领导面前假装行业专家。
2. 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不解释。
3. 互联网从业人员:不妨看看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没有可以跳槽的机会?
4. 创业者:P2P借贷平台、众筹已经是红海了,还有哪块是创业者可以拾漏的?
5. 有单纯好奇心的传统行业从业者:我就喜欢你这么好学的人!
6. 有阅读障碍的人:60幅图表助你梳理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
肖璟(狐狸君raphael)
FoxFina(FoxFina.com)创始人,毕老师(GradChef.com)联合创始人。
36氪、《南方周末》、《中国风险投资杂志》、钛媒体、新浪科技等多家媒体特约作者,互联网与金融跨界人士。
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曾在Google搬过砖。
试读:
序 章 没有干货,欢迎跳过
这是一本老少咸宜的书。
如果你是行业专家,这本书可以让你对互联网金融有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如果你是行业的关注者,这本书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或融资者,这本书可以告诉你有哪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选择。与此同时,这本书还加入了我年轻的心态+互联网化的语言,相信一定可以成功拉近与你们的距离!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
分析师的习惯是使用图像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算是一个完全没有行业背景的小白读者也可以很快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全貌。作为拥有“分析师”+“设计师”双重背景的在下——这本书将用59张图向你诠释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让你彻底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本一改再改的书。
有人说,互联网行业的一年等于其他行业的十年。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要是说过去这一年等于其他行业的二十年,相信反对的人也不会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每隔两三天就有夺人眼球的新闻冒出。这不止体现在产品的更新上,也体现在行业的监管上。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过往写下的某些内容就可能需要大幅更改——毕竟我希望可以与读者分享最新的信息与想法。因此,直到出版的前一刻,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在不断更新和调整的。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fantastic_fox)并回复“补丁”以获取本书的最新修改。
这是一本迟到的书。
原本我答应出版方在4月底完稿,而后一拖再拖,拖到了7月底,此后缝缝补补又拖了许久。对于一个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人来说,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有时候晚上加班到一两点,也会打开Word文档敲上几句,或拿出白纸画画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图表。关于拖稿,在这里也很感谢微信公众号(fantastic_fox)的关注者可以忍受我一个月仅一篇原创文章的更新频率。
最后,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是以为序。(一直都觉得写这句话好帅!)
肖璟(狐狸君raphael)
2014年12月
总括 互联网金融全貌
互联网金融,最近一两年最火爆的话题,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定义。谢平教授,是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曾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提到:“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而在实际见闻中,各大媒体只要逮着互联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或是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服务,都会把它们归为“互联网金融”。很多媒体人或分析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谢平教授在其后的著作《互联网金融手册》中也重新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构成。在我看来,它们大多未能覆盖互联网金融的全部。依托着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重不漏),本书将从最基本的金融需求出发,用简洁明了的图表,为读者绘出互联网金融的全貌。
1.最基本的金融需求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不妨首先思考一下,用户的金融需求是什么?
把“金融需求”这个词一分为二地看,我们可以提两个问题:什么是金融?什么是需求?
我大学时候有个教授给金融下了一个超级简单的定义:finance is all things related to money(金融,就是所有与钱有关的东西)。我们不妨沿用这个定义。
那么什么是需求呢?讲到需求,自然要提到马斯洛那令人耳熟能详的需求层次理论。
图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纯属凑字数,不感兴趣者请直接跳过,接受鄙视……)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无外乎5种:
●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如食物、水、空气、性欲。
●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
●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包括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各个层次没有截然的界限,层次与层次之间互相叠合互相交叉,随着某一项需要的强度逐渐降低,另一项需要将逐渐上升。
在马斯洛的需求模型中,金融需求并没有被单独地划分开来。因为金融需求并不是最基本需求,它是为了满足最基本需求而存在的:你有了钱,才能买水买食物,让你得以满足生理需求;你有了钱,才能有稳定的生活,让你得以满足安全需求;你有了钱,爱情才会比较稳固,让你得以满足社交需求;你有了钱,社会地位可能会提高,让你得以满足尊重需求;你有了钱,便也可以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让你得以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那么,金融是怎么满足最基本需求的?或者说,最基本的金融需求是什么?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其实没什么差别,一样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三大基本金融需求:投资、融资、支付。
● 投资:资金充裕的人想让钱生钱(存款、保险也是投资的一种)。
● 融资:缺乏资金的人需要钱,融资则要付出成本(如借贷的利息和手续费),其实是用钱买钱。
● 支付:金钱的流动。
上述的语言定义也许有点简单粗暴,下面我用图2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解释:
图 2三大基本金融需求
投资和融资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投资是资金盈余者想用钱卖钱,融资是资金短缺者想用钱买钱,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交易总是要有买卖双方才能顺利达成。
相对的,支付可以独立于投融资活动,自立自强。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日用品网购的支付,整个过程并没有涉及到投资或融资活动。
搞清楚这三个基本金融需求后,下一步,我们来发掘互联网金融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