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精要主义》教我们如何摒弃琐碎,直抵精要,只做zui重要的事,而《轻松主义》探讨了在摒弃不必要之事后,如何让关键的事变得容易做。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步步带我们找回轻松状态,采取轻松行动,获得轻松成果。
做事太用力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要用好巧劲儿找准节奏。你要更聪明地工作,而不只是更努力地工作,以轻松的状态,轻松的行动,走出轻松人生。
作者简介
[英] 格雷戈·麦吉沃恩
● 现象级畅销书《精要主义》作者,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精要主义之父“,作为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服务的客户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Twitter、Adobe等多家世界优秀公司。
● 在斯坦福大学 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备受青睐和追捧;他还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哈佛商业评论》和领英zui受欢迎作家之一,文章经常发表在《快公司》《财富》《赫芬顿邮报》等报刊。
●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多次受邀在”西南偏南“多元创新大会和艺术节、世界经济论坛等发表主题演讲,其思想影响了多国政要和众多知名企业家。
试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熬夜加班过度,反而拖低了工作成效;天天盯盘,反而亏损累累;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反而令孩子兴趣索然?如果你遇见过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你正好可以读一下《轻松主义》这本书。
这本书无意中暗合了我的很多想法,例如“人生最优回报定律”,与我提倡的“追求人生综合回报最大化”异曲同工;再如“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正是我们常说的“珍惜在手的幸福”。
作者几年前写过另一本现象级畅销书《精要主义》,并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课程“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致力于帮助人们摒弃琐碎,抓住精要。但当生活已经被剥离到只剩重要事项,时间还是不够用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者认为,一定还存在着另一条路,用正确的方法做重要的事,不必以身心俱疲为代价。想想如果将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书的开篇讲述了一位社会精英人士的故事,他从乔治城大学毕业后又到哈佛商学院深造,毕业后入职了一家顶级金融机构。他每周工作长达80小时,假日无休,因为在他接受的教育理念中,努力工作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这样争分夺秒的节奏中,时间到了2008年,他所在的公司破产了,他持有的股票下跌了97%!曾经所有的紧张熬夜、离家奔波,全都变得毫无价值。更要命的是,他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此时他才突然意识到,“更加努力”或许并不能让人更成功。
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在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很多由于努力过头反而失败的案例,这令我想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年届不惑之后,身边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在事业快车道上超负荷奔跑而使健康出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人的一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是这些选择造就了人的命运。是过把瘾就死,还是更长久地存在于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选择不可谓不重大。
针对这个宏大的选择题,作者最终提出的治愈方案是:放轻松。《轻松主义》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用轻松状态、轻松行动获得轻松成果的5种杠杆。在轻松成果部分,作者指出“读书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之一”,至于读什么样的书,他提到了“林迪效应”(Lindy Effect),也就是一本书存世越久,它在未来留存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应该先读那些存世已久的经典作品。这点我极为赞同,因为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学习作品中的智慧乃至重获健康的故事,我们身边发生了不少。近年来,有感于社会上追求“读多”的学习时尚,我们立下将巴菲特六十年股东信“十年读十遍”的宏愿。这个“多不如精”的学习计划至今己有3 000多人加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收到最多的反馈是“通过学习获得了心情的轻松和内心的宁静”。
日前,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浙江读者的邮件,题为“治疗顽疾的一剂良方”,这位读者在邮件中讲述的经历很好地印证了《轻松主义》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位年届不惑之年的企业经营者,他自述过去数年动用杠杆参与比特币投机,目标是赚十倍乃至百倍,但2020年比特币一夜爆仓,导致他血本无归。他说,爆仓那天,感觉整个人从大脑到心脏被重重地捶了一下,睡眠不好,加上情绪低落,再叠加懊悔,到了那个临界点,他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断了。一夜白头的故事虽然没有发生在他身上,但他的大脑内部还是发生了一些异常。
他开始听到无休无止的“嗞嗞嗞嗞嗞嗞……”声,就像电流声那样,这种声音24小时无时无刻不在侵扰他,他根本没办法正常读完哪怕一篇文章。夜深人静时,这种恼人的声音让他无法入眠,安静不得,苦不堪言。他跑了当地和上海各大医院,遍访名医,包括脑鸣专家,得到的诊断是:大脑有一块区域疑似放电,未有器质性病变。他还做了脑电图,服用了抗抑郁、减弱脑部放电和滋养神经的药物,但是都没效果。此时,他想到了自己正在关注的“解读巴菲特六十年股东信”节目,刚开始收听时,他还会竖起耳朵仔细听,但不知不觉就会睡着。和风细雨的节目声音,说它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一点儿都不夸张。坚持10多日后,他幻听的症状日渐缓解,精神变得好多了。
这个邮件中的案例印证了《轻松主义》的观点——阅读经典是物超所值的一件事。
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主张发挥5种杠杆的力量,把产生线性成果的行为转变为产生复利成果的行为,由此,只要付出一次努力,就能一次又一次地轻松获得收益。不错,一旦“努力”超过一个临界点,更多的成本投入很难推动更多的边际产出,甚至可能反噬已有的成果。
人们感到不轻松通常源于自视过高或预期过高,因此,有人总结了“人生三部曲”——成年之后发现父母是普通人,中年之后发现自己是普通人,老年之后发现孩子也是普通人。人的一生应该先尽力而为,努力探索能力边界,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生活,接下来就应该顺其自然,因为说到底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
回顾历史,能够穿越周期取得15%复利回报的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顶尖投资家”,屹立投资界巅峰的巴菲特,在这个数字上的表现也不过是20%而已。看看巴菲特和芒格二人加一起近200岁的年纪,再想想毛泽东所写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就会释然:一切要从学会放轻松做起,因为这样才可能一直健康活着,才可能享受既赚钱又赚命的双重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