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所谓自我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自我边界是看不见的,但却真实存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的许多问题与矛盾,都是边界不清造成的。
·经常被人“带跑”,面对压力无法坚持自我。
·不懂拒绝,觉得自己必须对每个热的要求说“是”。
·大包大揽,容易对别人的感受和问题负责。
·专注于爱与无私,以至于忘记自己的底线。
以上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晰的表现。
自我边界的建立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与权利范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乔治·戴德以边界理论为支撑,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治疗实践,帮助读者放下边界不清带来的压力与情绪波动,收获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作者简介:
【澳】乔治·戴德
心理学硕士、心理辅导硕士、法学硕士。
他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协会成员、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人际关系、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他曾在许多国际论坛上发表论文,还出版过有关青少年司法制度的作品。此外,他还是一名绩效教练,在职业发展和更有效的管理技术等领域为企业主提供帮助。
试读:
前言
请想象如下场景。一个名叫詹姆斯的男人,工作到很晚,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要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但他不想随随便便买一束,他想要一束特别的花(很可能是下意识的广告发挥了作用)。于是,他下了车,去找他认为能够取悦妻子的花,他想通过这束花告诉她,她对他有多么重要。找了很久,才找到他想要的花,他很开心——只不过花了一大笔钱。
詹姆斯到家后,将自己精心挑选的爱的礼物送给了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她的反应非常糟糕——她露出了很痛心的表情。他所期盼的可不是这样的反应。
“你知道的,我不喜欢把不同的花混在一起。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她看上去很不理解的样子,“你有什么目的?为什么突然给我买花?”
这跟他所期盼的反应完全不同。
“没什么,真的!我,我只是认为你会喜欢而已,”他回答,现在他也觉得很受伤。
如果你是詹姆斯或者詹姆斯的妻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不会感到沮丧、恼怒?还是有挫败感?感到被误解了?所有这些感受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像詹姆斯一样,买一些特别的花送给妻子以示爱意,一到家就热切地将花束送给她,这正是他想做的。那既然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却一点也不开心呢?难道他不应该开心吗?事实上,他的感受正好与此相反。他的妻子正在电话里跟母亲哭诉,而他送的鲜花则被扔进了垃圾桶。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当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该怎样依靠他人获得快乐——事实上,没有人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由自己负责的,所以也应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事件做出的反应负责。
当我们将控制情绪的权利拱手交给他人时,我们就会感到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这种感觉会让我们不堪重负、焦虑,甚至是抑郁。
在本书中,我将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索这些观念,并告诉读者们,如何理解“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理解“你”在哪里终止,“另一个人”在哪里结束,掌握边界的概念——可以帮助你获得对情绪的掌控感,身边人会感觉舒服,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流畅。
本书重点关注那些令我们感到悲伤、感到很有压力,并让我们焦虑不安、抑郁,让我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乃至自己感到不满的状况。我将重点介绍人类需求的一个特定方面,即对幸福的渴盼——无论幸福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本书中,我不只是解释为什么我认为“边界”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我还会依据已知的大脑结构知识,来分析大脑各部分对我们日常活动有什么作用。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特定的行为和反应——这些特定的行为和反应,会让我们及周边的人有挫败感,感到慌张。作为一位有数年经验的心理学家,我还利用了近百年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来与读者一起探讨。
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详细了解了心理学上“边界”的概念,并探究了其真正含义。抓住“边界这个理念也就抓住了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元凶”自我的力量(我称之为I-Power)与情绪释放之间的关系,是边界心理学的基础。为了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将简单介绍大脑的基本构造,以及它们的组织方式。这能让你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边界”并不只是帮我们理解并掌控世界的哲学或心理学观念,还反映出大脑中更简单的构造是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的。如果你已经熟悉了大脑边缘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激反应机制的知识,你可以选择略过这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我们才步入正题,探索在让我们感到不堪重负的日常情景中,心理学上“边界”的概念。这也是搞定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我们将利用第一部分的内容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因特定的事件而感到有压力的(在亲密关系中,在朋友关系中,当我们想要获得幸福的时候,或者我们感到恼怒的时候),并了解一下,为什么对“边界”的理解能够减少这种压力感。我们还会认识到,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情景做出合理或情绪化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怎样产生的。最后,我向你们提出一些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建议。
让你们更换掉自己的陈旧观念之前,我想要先做出几点声明和解释,以免产生误解,我相信,这些新的观念能够改变你们的生活。
理智和情绪的互动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然而,我认为,情绪化思维和理性思维是两个对立面,就像《星际迷航》中的斯波克先生一样。我们的最佳状态就是均衡利用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为了让读者们明白均衡利用自己的情绪和理智的作用,本书提供的都是这种平衡遭到破坏的场景,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想要通过这些场景,让读者了解一种基本情绪:恐惧。
近千年来,恐惧已经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表现方式,还衍生出了我们如今所经历的多种不同情绪,也有了更为复杂难辨的伪装。我认为,这些不同的称谓在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例如对死亡的恐惧(或者求生的意志),可以表现为恼怒、有攻击性、悲伤或其他过度的情绪反应,虽然它们听上去不尽相同,但表现都是相似的。
PART 1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第1章
自我边界——“我”的心理范围有多大?
当你将人类行为的生理和心理学动机层层剥离,只剩下最基本的内容时,你就会得到一个简单的概念:能量。任何行为,无论是生理上的(即动作)、精神上的、情绪上的还是头脑中的(大脑中的神经元被激活了),只有得到了能量才能产生。
最简单的行为,是我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寻找食物)或避免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而进行的,只有基本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我们才会去寻欢作乐。我们最初的情绪就是恐惧——担心挨饿或被其他生物吃掉,这让我们做出了对抗或逃跑的反应,我有时会称之为“抵抗或躲避”反应。(详见第2章)
近千年来,对抗或逃跑的反应已经衍生出了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都是关于我们是如何释放这种“恐惧能量”的。我们不再需要详细地阐述这些形式,只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例如朝某人扔书,惹恼他人,或者直接避开争论,不予理睬。
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行为与情绪等同起来:某人在大声喊叫,那他肯定生气了。因此,对他人行为的这种理解也就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们交流的方式。
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来做出某种行动(在上述情境中,就是那个人在生气),并以此作为测量标准,来衡量以后所遇见的所有人和事。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境,都是因为这种原则成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的驱动力。
要理出你所遇到状况中的问题,(我称之为“树顶”方式),就像要从一件羊毛衫上理出一根羊毛纤维一样麻烦。但是,如果你首先了解了导致麻烦出现的原理——不遵守“边界”限制的行为——那就没有这么麻烦。相反,你会很快认识到自己“越过”了“边界”,并重新调整好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我对“边界”概念的认识越深刻,跟我的客户解释得越多,我就越发认识到它与呼吸的相似性。我们的自主呼吸并不需费多大力气,因此我们也只是在觉得呼吸困难的时候,才明白呼吸的重要性,才知道呼吸会因多种方式而变得紊乱。与此类似,当我提出“边界”的概念时,人们都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这很简单,我们不会重视它。
那么,我所说的“边界”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我和你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是你,你自然也不是我,那么我们也就明白了,“我”和“你”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你与他人的“边界”。确实,弄明白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边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生活中也是存在“边界”的,我们的问题就是,要认识并接受这些“边界”,并让自己的行为保持在“边界”之内。
这是一条众人皆知的理论。
如果你能告诉自己,我已经知道这一点了,那么,你就站在了正确的轨道上。我在本书中提到的,我认为更为有效的理论都是大家容易接受的,并不会要求你们抛弃以往的思维模式,而接受全新的、非同一般的理念。有了这些对“边界”的理解和认识,一旦遇到困境,我们就能够区分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而不会产生内疚感。这一差别就是“边界”理论的核心内容,有时候,我称之为“边界焦点”。
如今的许多心理学辅导似乎都涉及树顶式分析:专家们总是先分析遇到的状况、问题和行为,并提供多种方式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也被称之为“问题案例”)。然而,出现问题时,我们想通过专家提供的方式去找答案,却总会遇到其他的问题。
我发现,对于那些困惑不已或已经疲倦于寻找答案的人而言,树顶式分析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多少帮助。这种方式可能还会让解决方案比最初的问题更复杂——因为这可能引出寻找答案的人之前所未曾想到的新问题,并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会减轻他们的压力。
缓解压力
新客户进入我的咨询室后,总会感觉紧张、窘迫,我就和他们聊一些其他话题——能够让他们感觉更轻松、更舒适、更自在的话题。
在很多情况下,要了解他人在焦虑和紧张时的脑部活动,就要鼓励他们放松下来,这时,焦虑紧张的人会发现,他们并没有陷入“绝境”。这种方法对来做心理咨询的客户非常实用,会让他们明白,他们并没有失去理智,他们的头脑还在如常运转。如果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大脑在正常运转,他们就会试图抑制自己的焦虑和紧张,而不是试图探究症状发生的缘由。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无论是与家人朋友相处还是在职场上与同事相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处理。
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我逐渐认识到,让我们焦虑紧张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机制,它们解释了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你开莫里斯·迈诺老爷车(英国一款老车品牌)或奔驰,它们只能将你从一个地点送到另一个地点,它们都不会为你熨衬衫,为你准备晚餐和饮料。然而,这两种车随便你选一种,带给你的旅途体验都不同。同样地,当我们屈从于某些控制自身行为的原则时,我们就能成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解决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戏剧化,但却降低了我们行事的效率,而且有时并不一定要这样做。
我并不是说屈从某些原则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你是个浪漫主义的人,那就随性而为吧,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品位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设计”自己的生活,你才不会感觉你生活在一个运转的烘干机里,不清楚是谁在不停地按烘干机的按钮。人们去了心理医生的办公室之后,通常会有“像是生活在运转的烘干机里”的感觉。你咨询的时候,应该问的不是“这不对吗”,而应该问“究竟是怎么了”,或者更直接地问“有什么不适合我的吗?”
感觉不适应时,我就会做出改变,所以不适应是改变的先决条件,所以我要去适应这种“不适应”,同时要确保不能有太多不适应控制我的生活(这将防止我过分改变),只要能让我做出改变就好。就像著名童话《三只小熊》里熊宝宝的粥一样——金发女孩认为它的粥不冷不热,刚刚好。
我们来看看我在问诊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三个案例,然后再思考一下,我在遇到类似案例的时候通常会问的一个相当令人深思的问题。
案例1:亚伦
亚伦到我这儿来咨询的时候,抱怨说他的妻子总让他觉得“内疚、痛苦”。他什么也做不好,更糟糕的是,当他认为自己某件事“干得不错”的时候,他的妻子很快就会挑出其中的问题,让他觉得他又做错了!
案例2:安妮和彼得
安妮和彼得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看起来经济状况挺不错,穿着也很时髦。夫妻俩的收入颇丰,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堪称完美的一对儿。他们彼此交谈,甚至是抱怨对方的时候,都会与对方有眼神交流,然而妻子却总觉得丈夫有自己的小秘密。丈夫却说,他一直在尽可能地对妻子忠诚,只不过有时候会忘记交代一些小细节,因为他认为那些并不重要,他也承认,有时候,他选择不对妻子坦白一切,是为了保护她,不让她太过焦虑担心。而妻子却对此很不满,甚至感觉自己不能再相信丈夫了。她抱怨丈夫让她没有安全感,而丈夫却说,妻子让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让他很内疚,他甚至怀疑这样做是不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