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关于科学史、物理和宇宙、社会观评、个人遐思的文集,收录了温伯格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演讲以及部分未发表文章。
从宇宙、天文学、量子力学到今天科学的局限,温伯格热忱而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性的科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天文学有什么用?研究三代夸克和轻子又有什么用?我们要不要建对撞机?基本粒子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新科学的?主导物理学近半个世纪的标准模型是什么?是什么让宇宙不断膨胀?我们今天的宇宙是偶然的结果吗?如何解释多重宇宙?
比起无限可能的多重宇宙,他更相信我们的宇宙拥有一个确定的历史。比起做个权威,他更希望自己参与创建的标准模型能被超越。比起人类凌驾于万物,他更相信有些东西独立于我们和我们建立的模型而存在。
除了科学问题之外,这本书还展现了一个嬉笑怒骂又真实的温伯格。他表达对公共政策的不满,与不同意见者在报纸上公开争论,也评论诗歌、艺术,在公众面前发表风趣渊博的演讲。从物理学的世界到我们生活其中的真实世界,温伯格都给出了诚恳、广博的意见。
追随这个物理学家和科学传播者,你将看到对多重宇宙的另一种解释,看到世界真相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简介: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刘易斯•托马斯奖等多项殊荣。曾任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并兼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等。
温伯格出版了多部影响力很大的理论物理教材。在专业领域之外,他致力于将科学理念与人文知识相结合,著有《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仰望苍穹》等书。
试读:
本书英文版是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是我写给大众读者的第三部文章合集。其中一些文章是在抨击一些话题,比如不平等造成的危害、载人航天项目的愚蠢、某些流行的历史写作方式是多么固执、全球变暖的危险,以及对包括基础科学在内的公众利益予以支持的重要性等。一如往常,它们反映了一个理性主义者、务实者、还原论者,以及虔诚的世俗之人的视角。
其他文章旨在通过非专业性的语言解释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不同方面和历史。某些地方添加了脚注来澄清最初发表时可能含糊的内容。恐怕读者会看到一些科学话题在不同文章中反复出现,包括对称破缺、弱核力、强核力、早期宇宙、多重宇宙。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话题如今依然萦绕在许多物理学家的脑中。
和我的前两本文集《仰望苍穹》《湖畔遐思》一样,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曾刊登在《纽约书评》等报刊上。第20、23、25篇是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简短演讲,还未发表过。第24篇此前也没有发表过,因为所有读过的人都不赞同其中看法,但我很喜欢它,所以收录进来。
在本书中,一改以往文章合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有文章的做法,我先是将文章分成四大类,然后在每一类中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但是,不需要把这些类别太当回事。在第一部分讨论历史的过程中,我也不得不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些方面进行解释。在第二部分,为了能讨论物理学和天文学,我也免不了对其历史进行描述。在第三、四部分讨论公共和个人事务的时候,科学及其历史也会不时出现。
我深深感谢帮助将这些文章带给广大读者的编辑们。特别要感谢的,有迈克尔·费舍尔,是他首先建议哈佛大学出版社将我的文章合集出版;还有杰夫·迪恩,他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并且一直跟踪本书直到出版;还有已逝世的罗伯特·西尔弗斯,他以无尽的技巧和耐心改进了我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文章。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露易丝·温伯格。她从法律写作中抽出时间,阅读了本书中大多数文章的初稿。本书以及《仰望苍穹》和《给世界的答案》中的很多文章的标题是她取的。是她建议将格里姆肖的画作用作本书英文版的封面,并且在重新安排素材方面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她的帮助使本书避免了很多含糊和幼稚之处。
从过往经验来看,以我的写作速度,似乎需要大约10年才能产出足够的文章组成一本合集。但我仍然希望这不是我的最后一部文集。不过,精确计算现实之后,我想大约是时候多说几句,感谢读者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容忍我的抨击和阐释,也因此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接触物理之外的世界。
Ⅰ 科学史
01 天文学的用处
这篇文章脱胎于我乘坐“海云”号游艇巡游爱琴海时在甲板上所做的演讲。乘客大多是来自美国奥斯汀市的朋友,正在参观古老世界的遗址。为了贴合这次航行的精神,我主动做了一次晚间演讲,话题是我当时刚为之着迷的古希腊天文学。
几年之后,在奥斯汀市的哈里·兰塞姆中心演讲时,我讲了同样的内容。哈里·兰塞姆中心在文学和其他艺术的相关资料方面有一流的收藏,并不太注重科学领域。然而,2009年9月,它却举办了一场名为“其他的世界:罕见的天文学著作”的宏大展览,展品包括哥白尼和伽利略著作的早期版本。作为一个热心的科学史爱好者,当我受邀做一次晚间演讲来庆祝这一展览时,我非常高兴。另外让我很高兴的是,能够有机会抨击我一直不喜欢的一件事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浪费严重的载人航天项目。
随后我将自己在哈里·兰塞姆中心的演讲的文字版本发给了《纽约书评》的罗伯特·西尔弗斯。这些文字在2009年10月22日得以发表。发表时的配图是哈里·兰塞姆中心展览上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的卷首插图,图中有代表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人物形象。下面几乎就是这篇文章,只有几处修正。后来,它也成了我的《给世界的答案》一书中第六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