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父与子全集(彩色版)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父与子》的作者德国幽默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E.O.Plauen)出生在德国福格兰特的一个小村庄,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自1903年出生,直至1907年全家迁居到福格兰特首府卜劳恩市,奥塞尔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
奥塞尔从小热爱绘画,而家乡福格兰特山区的生活又孕育了他淳朴乐观的性格,所以他的画总是充满了自然的情趣。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奥塞尔没有继续学业,做了一名钳工学徒。学徒生涯结束后,奥塞尔进入莱比锡绘画学院学习。通过学院系统正规的学习,奥塞尔的绘画技术愈加纯熟,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塞尔19岁时参加了卜劳恩市的画展,其间,他的作品获得很高的评价。从绘画学院毕业后,奥塞尔选择了自由创作这条路,他成为了职业画家,为报刊杂志作画,也为图书画插图。奥塞尔的作品自然真实,又不乏幽默,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喜爱,名气也越来越大。
1933年,希特勒上台掌管了德国政权。在希特勒统治的纳粹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极为专制。奥塞尔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依然创作讽刺希特勒的漫画。当然,奥塞尔的作品很快被政府盯上,他本人也被当局列为危险人物。受到多次警告之后,奥塞尔被禁止作画。经过一年的限制,事情有了转机。1934年,《柏林画报》打算做一个漫画连载,编辑库而特。库森贝格找到奥塞尔,希望由他来执笔。奥塞尔根据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片断创作了几幅漫画,令库而特·库森贝格十分满意。于是《柏林画报》出面与当局协调,最终奥塞尔得以使用埃·奥·卜劳恩作为笔名发表非政治性漫画《父与子》。
《父与子》开始连载时,卜劳恩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仅3岁。与爱子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卜劳恩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他用漫画的形式将天真无邪的父子之情演绎得惟妙惟肖、真实感人。作品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作品除了表现父子之情,也包含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穷人的同情和权贵的嘲讽等多个主题。这些丰富的内容使《父与子》这部连载漫画更加饱满,充满人情味。
《父与子》的成功没能使卜劳恩逃离灾难,由于他经常表现出对纳粹的讽刺批判,令统治者十分不安和忌恨。1944年,卜劳恩与挚友埃里西·克瑙夫一起被捕。在纳碎法庭判决卜劳恩死刑的前夕,卜劳恩留下了一封为朋友开脱的遗书后,在狱中自杀了。
卜劳恩的艺术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成就卓著,他将永远成为世界漫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试读:
卜劳恩和他的漫画《父与子》
埃·奥·卜劳恩(E.O.Plauen),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的翁特盖滕格林村(Untergettengrün)。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村庄,村旁的小溪潺潺流淌,周围有森林和草地,原野上开满美丽的花朵。卜劳恩在这里度过了他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卜劳恩的父亲保罗·奥塞尔出生于一个磨坊主家庭,当过兵,退役后在边境海关工作,父亲是个温和、冷静、喜欢沉思的人,淡泊名利,从不会为了谋求私利而去伤害他人。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热爱祖国的人,并把这一优秀品质传给了儿子卜劳恩。他曾经带着儿子穿越森林和田野,欣赏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德国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而这一切,也深深地烙在了卜劳恩的脑海里。后来成为大画家的卜劳恩深情地回忆说:是父亲给了他对于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的观察力和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1907年,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人搬离了美丽的小山村,移居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Plauen)。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卜劳恩中途辍学,到工厂当了一名钳工。三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学徒期满后,他就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求学之路。
在莱比锡的求学过程中,卜劳恩一边打工一边求学。他告诉父母,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必须靠自己的收入缴纳学费。
十九岁时,卜劳恩的作品首次参加了卜劳恩市的画展,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人们的赞美给了卜劳恩极大的鼓励,之后,他开始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并不断获得各种奖励和好评。许多报刊也开始刊登他的画作,从此,稿费也成了他的一个主要的生活来源。
莱比锡的五年求学生涯,为卜劳恩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同时,他也有机会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卜劳恩和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同学班策尔在柏林举行了婚礼。第二年,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
1921年到1933年是卜劳恩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爱情、家庭、事业、友谊都一起拥向他。这段时间,也是他的创作热情最旺盛的时期,他发表了大量的幽默画,还为他的挚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插画。
卜劳恩在1933年前发表了一幅极具影响的政治漫画《急需休息》:希特勒躲在其不可一世的画像后,头发盖在脸上,满脸愁苦;下面写着:“在我面前,我自惭形秽”。这幅漫画几乎传遍了整个世界。卜劳恩的画大大地激怒了纳粹分子。
1933年纳粹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立即被禁止发表,他的不幸也从此开始,一个漫画家的自由被政治剥夺了,他身上许多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被毁灭了。
在长达数月的消沉之后,1934年春终于有了转机。《柏林画报》的编辑库尔特·库森贝格博士想物色一位画家专为《柏林画报》画长篇连环漫画,以提高画报的发行量。在对诸多人选进行筛选后,最后想到了卜劳恩。后来的事实证明,卜劳恩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由于《柏林画报》的交涉,纳粹党当局取消了对卜劳恩的职业禁令,不过只允许在《柏林画报》上发表无任何政治倾向的漫画。卜劳恩改用笔名埃·奥·卜劳恩,这个笔名是由他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以及他童年生活过的城市卜劳恩构成的。
在充满了火药味的1934年到1937年这三年里,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的发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以“父与子”形象为造型的玩具、巧克力、瓷器等,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1944年3月,卜劳恩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一位是纳粹分子的邻居告发,指控他犯“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
卜劳恩对独生子克里斯蒂安和父亲保罗·奥塞尔的深挚的爱,是他创作《父与子》丰富的精神源泉。正是这种爱使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父与子》漫画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父与子》的声誉更是跨出国界,走向世界。
我爱卜劳恩
利碧佳
如果你是个孩子,我想向你推荐这本书,它会让你在简单的线条里看到一个理想的爸爸。
如果你是个青年,我想向你推荐这本书,它会让你在繁杂的现实生活里寻找记忆里童年的天真,又给你往前跑的祝福。
如果你是一个准母亲,我想向你推荐这本书,它比一千本教科书都温柔地告诉你,一个孩子是一个小天使,一个好爸爸也是一个善良、活泼、快乐的天使,即便这天使前后左右怎么看怎么像一只运动着的橄榄球——《天使之城》里那个酷爱吃冰淇淋的堕落人家的天使一定就是从这本书里找到的灵感,隐藏起翅膀,爱上凡尘的女子,制造民间的神话。
如果你已经做了爸爸,我想向你推荐这本书,你会发现,好多事情你做过,好多事情你没有做过,一切却又那么熟悉,好像所有的经历都由你亲自尝试过。原因很简单,联系所有的爸爸和儿子的纽带都是写在血脉上的“爱”字。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不再在你的身边跟你撒娇、拌嘴、赌气,我还是想向你推荐这本书,看着那些黑白分明的画面,你一定会被感动,年轻时的欢乐就会穿越时空,来到你寂静的生活,被笑声震碎了的阳光会透过明亮的玻璃,在你的胸口留下温暖的痕迹。
它就是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它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书。替儿子写作文被老师撵至家中痛殴屁股的爸爸,揍儿子屁股的时候先把儿子裤子上的破绽补好的爸爸,带着儿子去和与之打架的小朋友讲理最后演变成双方父辈拳脚相加的爸爸,向爸爸借几本书却用来垫在脚下去够树上的果实的儿子,想变成魔术师却把自家茶具全部摔碎的儿子,看见爸爸的帽子被风吹跑就想到给帽子安上一只锚的儿子,这对父子总是在一起,他们走在城市,来到乡村,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他们清贫,他们突然得到财富,他们从无人知晓到名满天下,上帝给了他们那么多机会去改变命运,他们用最真实自然的感情说:我们永远在一起!
才华横溢的作者居然死在纳粹的绞刑架下,这使我在获得阅读享受的同时,感到有根刺,横在心中。爱,有代价,也有回报,我爱卜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