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作者简介:
试读:
无论写小说还是拍电影,李沧东都在宜面社会现实,深刻反 思现象背后的原因。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涉及两类题材。
一类是关注朝鲜战争及战后南北分裂的现实,反思南北意 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以及由此造成的伤痛。在这类题材中,作家常以分裂状态下的父与子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父子之间的代沟与矛盾冲突,折射出社会现实问题,即,一直持续在当代的分裂体制下的社会现实问题。
韩国文学史上的“分断文学”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分断文学是表现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历史与现状的文学。分断文学剖析和反思民族分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自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学特征,也带有人本主义文学的属性。
李沧东的分断题材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往往围绕家庭叙 事展开,描写普通底层民众的家庭矛盾由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尤其是经历了民族分裂的一代人和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矛盾,个体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冲突与和解的故事。如他的代表作《烧纸》,刻画了因为家庭出身带有“红色”背景而未能考入士官学校,最终成为默默辛劳的底层公务员的长子“成国”,与同母异父的弟弟“成浩”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在丈夫因从事左翼活动失踪后,遇骗局遭强奸生下成浩的寡妇“母亲”身上发生的故事。带有祭祀性质的烧纸(传单)行为,象征了两代人之间和兄弟之间的和解。《烧纸》发表于1987年,作品把直接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对战争的体验和未经历过战争的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对战争的感受加以对比。未经历过战争的儿子们看待战争的视角都带有非批判性的倾向,他们一开始不了解母亲所体验过的战争悲剧,但是他们通过母亲认识到了战争的悲剧性,并体会到母亲努力战胜创伤的意志。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战争悲剧的直接体验者和战后一代人的矛盾,以及一种永远不能忘却这场战争和民族分裂现实的意志。同时,作品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在当时的韩国社会,那些曾跟左翼有关的人,他们的亲戚朋友因受到牵连而备受歧视和排斥的社会问题。
《祭奠》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曾经从事左翼活动、后来破 产并中风的“父亲”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长子“德秀”,以及现任妻子所生的“姐姐” “我” “弟弟”之间的家族故事。南北战争爆发后,从事赤色活动的父亲和舅舅为躲避搜捕而东躲西藏时,遭人告密而被捕,只有父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围绕告密者,家族内部产生了种种误会和敌意。宜到父亲病入膏肓即将离世时,前妻生的儿子德秀找上门来,要求父亲一家为其生母办一次“祭亲”仪式,经过一翻激烈的冲突,这场旷日持久的矛盾纠葛才得以烟消云散,一家人终于达成了和解。
《脐带》也是一篇以战争为背景的家族叙事小说,描写了 “父亲”因为从事左翼活动而冤死,守寡的“母亲”后半生只依赖遗腹子“大植” 一人,金大植成家立业后母亲仍然干涉夫妻之间的生活,由此引发许多矛盾。在得知亲家公曾经是“赤色分子”后,母亲更加虐待儿媳,甚至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想要赶走儿媳。大植的岳父曾经因“叛国罪”入狱,而妻舅至今还在日本从事共产主义活动,妻子因此遭到警察署“对共科”的调查。虽然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家人。
李沧东的另一类题材聚焦了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 社会问题。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李沧东刻画了一群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孤立无助的城市贫民、小市民形象,描写了他们努力超越自己的小市民性,寻找身份认同感的觉悟的过程。
《为了大家的安全》如同一部现场记录的报告书,实时记录了 一个可怜又可笑的老太太在一辆长途大巴车上的遭遇。杂志社记者京哲去光州采访一个女演员的绯闻,旁边坐着一位浑身散发出腐败气息的乡下老太婆。老太婆不仅拒绝系安全带,还在车上耍酒疯,引起全车人的反感。在她憋不住要下车撒尿时,长途大巴车在一车人的默认下不仅没有停车,反而全速驶向光州。最终老太婆脱下裤子尿在了车内过道上,然后开始了对全车人充满敌意的谩骂。后来,老太太被安全带捆绑在座椅上,挣扎一翻后晕了过去。其他乘客则若无其事地继续享受着安静的旅途,当然他们也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