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知乎创始人 周源
我们和这个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媒介,那就是存在于我们大脑里,没有被分享过的信息。如果有某种方式把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见解都汇集起来,会不会像从信息海洋中源源不断地提取出知识之盐一样,极大地丰富很多人生活的味道?
这个问题,令人兴奋。知乎创立至今,诞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世界的提问和回答,像是对一个无序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次重构 —— 把彼此大脑里没有分享过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搬上了互联网,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而那些最有知识、经验和见解的人,就像盐,给这个世界带来味道。
您即将展开的这本书,属于知乎的「盐系列」丛书。我们希望这些作品保存一种海的味道,因为在知乎看来,每一位认真的知友,都是知识海洋中析出的智慧之盐。我们希望这一系列的每一本书,都可以为您透析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或给您的生活增光添味。
读这书时,请别忘记,它诞生自一个有味道的人。
作者序
这本书的前身是我在知乎专栏上写的系列文章《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这个系列写作之前经过好一段时间的酝酿,搜集了不少素材,初写之时反复修改,发到专栏以后又忍不住修改多次,最后有了您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原题《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显示了我当初一点小小的野心,就是,我以为可以把最厉害的学习方术说全说尽说深说透。但在一次次地反复推敲之后,发觉虽我已用尽全力,仍力有不逮,不得不就学习中一个重要又易被人忽视的方面,进行阐述,于是就有了《深度学习的艺术》这一新的题目。
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而我之所以要强调学习之深度,是因为了解到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或者贪多求全,只重量而不重质,甚至只是把机械记忆一些知识点当成攀比的资本或谈资。
可但凡学有所成者,应多重视深度学习。法国当代建筑大师让·努维尔讲他的建筑启蒙,是八岁时移居到萨路拉小镇的一座 17 世纪的贵族宅邸开始的,这座建筑的结构与美感让年幼的让·努维尔着迷,并萌发了他对建筑的思考和迷恋,后来他回忆说,这个幼年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就是经常去深入观察并探索事物的深层含义」。
金克木先生是「深度学习」的行家里手,他曾写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然后他笔锋一转,又说:
「现在比以前还多了一点,却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古人和外国人及现代人作书的好像都是不会把话说完、说尽的。不是说他们『惜墨如金』,而是说他们无论有意无意都说不尽要说的。越是啰唆废话多,越说明他有话说不出或是还没有说出来。那只说几句话的就更是话里有话了。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似乎有位古人说过:当于无字处求之。 完全没有字的书除画图册和录音带外我还未读过,没有空白的书也没见过,所以还是得连字带空白一起读。」
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就可归为「深度学习」的方法了。不仅如此,这种读空白的方法,金克木不仅用于读书之中,而且用来「读人」、「读物」,所谓「三读」,这样一来,世间就无一处不是学问了。
另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一文中对深度的读书法写得极为透彻,这里只引一小段: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之次序读书, 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前面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本书的想法,就是要从古今中外的先贤的智慧中萃取养分,又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就「深度学习」这一命题做一较为系统的阐述。书中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分别展示了「深度学习」的一个侧面,既相对独立又深度互联,综合起来可成一相对完整的体系。
最后我要声明,虽然本书强调,用「提问、解码、操练、融合」的方法去做深度学习的尝试,但并不是提倡,对所有可学的材料,都以深度的方式去学。只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一味深潜海底并不明智,理想的策略,是深浅结合、「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对某些学习材料,或者其本身较为粗浅,或者与「我」的目标联结较远,那么只要「浅读」就好,而另有些学习材料,信息密度较高,微言大义,博大精深,又是「我」很关切的主题,那么自然要用深度学习的方法,下很大的功夫去学习、思考、研磨,方有所成。这种因地制宜而无一定之规的功夫,恐怕就是所谓「深度学习的艺术」中「艺术」二字的本义罢。
作者简介:
采铜,心理学人,用户研究与趋势研究从业者。采铜是知乎第 41161 名用户。三年来,采铜回答了 946 个问题,成为「心理学」、「学习」等话题下的最佳回答者。 当然,我们不仅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需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心智构建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因此,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深度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采铜
见解:
我们生活在充满着大量学问信息的时期,碎片化学习以及快餐式学习曾经成很多人学习的常态,其实常常这种快进直出看待学问的方式于我们而言并没有太大协助。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放在往常的社会,这句话可能要大打折扣,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我们在汲取学问的过程中,常常为了追求阅读量,而淡化了对学问的深化了解、交融及转化。
决议看这本书是由于今天在选书的时分,有些迷茫、毫无方向,而且回想最近读书的收获时,脑子仿佛一片空白。当我在苦于这些问题时,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之前关于“深度工作”的那本书给到的倡议和办法也的确在某种水平上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些积极地影响,所以在看到关于讲述“深度学习”的内容时,决议要看下这本书,希望能够取得一些改动。
所谓“深度学习”,我们能够了解为学习东西不能够只停留在外表,而是深化发掘学问的意义,发现他人所未见的东西,改动之前生吞活剥、走马观花的惰性思想和贪多求全之中量而不重质的学习方式。作者在书中经过“发问、解码、操练、交融”四个局部为我们展现了深度学习的技巧办法;而“艺术”则在强调我们应该采用量体裁衣的方式对学问学习的“深浅”停止辨别,分离本身目的选择“浅读”和“深化”。
抱着“提出问题”的方式停止学问学习,这是一种“逆向思想”的学习方式,可以防止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问的“接纳者”。不难了解,就像当我阅读一本书时,总是习气性的停止这本书中内容归结,好一些的话,我会参加些许本人的了解,这看起来仿佛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段时间后,我总是会将这些学问淡忘,以致于有太多的学问积聚笔记本或者文章躺在本人树立的学问库里。这里提出让我们用“构建主义”的形式停止学习,即目的导向,主动构建学问架构,不时探究这中间相关的理论学问,将这个架构饱满以到达质变。我想很多人会有一种体验,当我们在由于一个问题尴尬时,我们会主动经过百度、知乎等各种网站去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看到的学问印象格外深入,而我们随意点开的网站或者文章,看到的信息可能很快就会被淡忘,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提出问题时可以引导我们涉入更广更深的范畴的最佳方式,而且我们这个问题一定要是开放性的问题而非封锁性,做一个优秀的发问者,从阅读、察看和考虑中发现问题,开启并探究我们的求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