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法律思维的通识读本,它不讲难懂的法条和专业术语,而是从海量规则和程序中,总结出人人都受用的底层逻辑,比如全世界法律人共享的六种思维模型:规则思维、权利思维、程序思维、终局思维、权威思维,预期思维,以法律思维为脉络重新理解世界。
如果你是法律工作者,这本书可以帮你跳出 具体法规法条所界定的学科边界,看顶级法律人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洞悉法律体系的底层思维结构;帮你结合历史、政治、经济、哲学重新思考法律,站到学科的高点开展工作。
如果你不是法律工作者,这本书可以帮你理解各种制度、规则、原则和程序是怎么制定出来的,从法律人的智慧里学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招;它会提醒你解决问题不仅要考虑当时当下,还要考虑过去未来;不仅要考虑单个事件的得失,更要考虑全局的长远利益;它会促使你去探寻大社会如何影响自己的发展,而不局限于自我的小宇宙。
古罗马法谚曾言:“法律不管琐碎之事。”法律处理的是较大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大的思维格局。而大的思维格局,对每个人都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刘晗,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得到App课程“法律思维30讲”主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公法、比较法、法律理论和网络法,著有《合众为一》。
试读:
戴上法律的眼镜,看见更大的世界
记得前不久,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后赴美攻读法律,现为网络知名人士),回顾了自己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一门课。他说,那门课的老师上课时,“先把肚子搁在讲台上,然后开始口吐莲花。听着他的讲述,你仿佛亲眼看见杰斐逊瞪着办公桌上的羊皮纸大发雷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学生在泥地里翻过铁丝网……”
看到这里,我哭笑不得:这不就是说我嘛。
发帖人还说,那位老师用颇为生动的方式,讲解法律案例,传授思维能力,自己深受影响,此后职业发展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这一刻,距离我在清华上第一堂法律课,已经整整七年。必须声明,现在我已经没有肚子了。但学生略带调侃的回忆,却让我倍感欣慰。
或许,这就是一位法学教师最想达到的效果:让人不再把法律当成高高在上、烦琐枯燥的条文,而是当成有趣、有用的思维方式和人生体验。这样,无论是不是法学院的学生或法律人,都能够有所收获,不虚此行。
我自己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求学时,最崇敬的教授保罗·W.卡恩(Paul W. Kahn),也一直试图从跨专业视野提炼法学学科和法律行业的思维精华。卡恩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人。他的教诲,促使我不断探究法律体系的底层逻辑和深层结构: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作为社会终极责任的承担者,法律背后的“三观”是什么?作为很多国家的精英人士,法律人有哪些独特的“脑回路”,又开了哪些奇特的“脑洞”?这些问题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回国教书之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也未曾停止思索:除了培养专业律师、法务、法官和检察官,法律学科能给其他行业的人带来什么启示?在法条、程序、案件和学说背后,有哪些底层思维方式能够跨界移用?如果说每个人都能从法律中学到思考问题的方式,那究竟是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多年探索之后,答案的轮廓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超越自我,想得更大。
古罗马法谚曾言:“法律不管琐碎之事。”法律一般处理的是较大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较大的思维格局。而大的思维格局,对每一个人处理问题都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