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叛逆期的孩子固执、敏感,他们的行为、态度、情感容易偏激,如果父母一味说教,只会加深孩子的叛逆。本书把父母话术统一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说教话术”,一类是“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本书主要针对7-9岁叛逆期的儿童,分别从叛逆的根源、日常生活习惯叛逆、学习态度叛逆、社交行为叛逆、品格叛逆和接纳孩子的叛逆六个方面来展开阐述,给父母一些话术参考,拉近父母与叛逆期孩子的距离,减少叛逆期孩子的叛逆程度,帮助其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
燕子,家庭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孩子品格和健康工作多年,在长期的幼教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育儿文章还被多家知名公众号转发,赢得了众多读者的点赞和好评。出版有畅销作品《儿童九型人格教养法》《儿童拖延心理学》《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等。
试读:
第一章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家长是爱孩子的,但爱孩子的家长不一定都是理解孩子的。正是因为不理解,有些家长会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事实上,叛逆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长大的一种标志,是有源可溯的。家长不妨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不要对孩子吼叫,也不要唠叨,而是心平气和地采用一些孩子不抵触的话语,去温暖孩子的心,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和孩子做朋友。
叛逆只是孩子在长大,别急着说孩子不听话
叛逆情景再现
孩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家长过来叫孩子去写作业,孩子毫无反应,好像没听见一样。
情景分析
“我不要你管!”“我已经长大了。”“我知道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常见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表现,是叛逆期孩子的心里想法的直接反馈,也是孩子身心成长的标志和开始。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闹着要独立,一方面又不知道要怎么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于是,他们试图和家长对抗,家长让往东,他们偏要往西;他们非常情绪化,很容易发怒;他们心思复杂,固执又好走极端;他们粗鲁无礼,常常不尊重他人……那么,面对孩子的这些叛逆表现和行为,家长应采取哪些话术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呢?
实际上,叛逆是孩子身心发展、认知能力提高的表现。当孩子出现叛逆表现,家长不要急着去批评孩子不听话。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潜伏着叛逆的种子,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叛逆。但是,孩子的叛逆只是暂时的,叛逆是孩子慢慢走向成熟、开始认识责任、不断形成个性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当孩子叛逆时,家长也不必太过焦虑,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不听话”的标签,更不要诉诸武力逼迫孩子听话。
话术解读
说教话术
“你现在不听我的话,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我都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我管你还不是为了你好,别人我还懒得管呢!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你到底要看到什么时候,是不想睡了吗?”
某些家长认为“好孩子=听话”,而且,他们对孩子听话的要求大多都很苛刻,巴不得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一旦孩子有所违抗,他们就会利用家长的权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高高在上地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殊不知,这种说教式的沟通方式非但不能说服孩子听话,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温暖话术
“这个电视很好看呢!不过你写作业的时间到了,妈妈陪你再看十分钟就去写作业,好吗?”
“时间不早了,妈妈觉得再不开始写作业,晚点儿该着急了!”
“咦,看得这么专注,都没听见妈妈说话呢!该写作业啦!”
“写作业的时间到了,妈妈可不想第二天看到你被批评,你肯定也不想吧。”
其实,孩子的所有叛逆都是对各种束缚和限制的反抗。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是家长在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并信任孩子、引导孩子主动思考的一种双向亲子沟通方式。诚然,这种话术并不能让孩子变得彻底不叛逆,但却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包容和空间,进而缓解和改善孩子的叛逆,使其身心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孩子叛逆有根源,一味埋怨要不得
叛逆情景再现
客厅里,家长正在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和“不良”的朋友一起玩。
情景分析
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若只是一味地对其进行说教、斥责,是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的。另外,由于叛逆的孩子本身就具有破坏性,并不被人喜欢。因此,有些家长在面对叛逆的孩子时,常常会有一腔怨言。
一般情况下,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如下四点:
1.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
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容易固执、片面、偏激地对待事情,常常会把家长的劝说、提醒和督促当成对自己的不尊重、不理解和不信任,喜欢跟家长对着干。
2.家庭教育的缺失。
有些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以至于孩子认为家长没资格管自己。
3.教育方式不恰当。
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听话,总是批评孩子、过度溺爱孩子和命令式地说教、专断式地压制、无休止地唠叨,等等,都属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孩子叛逆。
4.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有问题。
不良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有问题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可能会模仿那些爱出风头、爱表现自我、爱唱反调的孩子,进而“学坏了”,变得叛逆。
话术解读
面对叛逆期孩子的叛逆行为时,家长应采取哪些话术来跟孩子沟通呢?下面就以孩子结交“不良”朋友为例,列举几句家长的说教话术和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并对这些话术做简单的分析。
说教话术
“你那个朋友,品性恶劣,学习又不好,你跟他玩,肯定什么都学不到。”
“以后不许再跟那种人玩了,你应该跟好孩子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那样的坏孩子玩在一起,肯定也会变坏的。”
“你那朋友就是一个叛逆少年,他爸妈都管不了,以后不准跟他玩!”
“你跟你朋友学得都会唱反调了,继续玩下去,那还了得,以后不要再跟他玩了。”
家长在孩子面前指责孩子的朋友,即便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也很难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可,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心生“你越不让我跟谁玩,我偏要找谁玩”的叛逆心理。另外,这些说教话术大都隐含了一些家长的抱怨,如抱怨孩子交友不慎、抱怨孩子不学好、不听话等,更是给孩子传递了负面情绪。这些都会使叛逆期的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温暖话术
“能不能告诉妈妈,你现在经常和谁一起玩呢?”
“我好像看见你和×××一起玩了,你觉得×××是个怎样的人?”
“跟妈妈说说,你那个朋友都有哪些值得你学习或者不好的地方呢?”
“妈妈看你特别喜欢跟×××一起玩,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跟他玩吗?”
上面这些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没有指责孩子结交不良朋友,也没有给孩子的朋友贴“不良朋友”的标签,更没有专制地要求孩子不许跟朋友玩,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话术更容易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更容易找到孩子结交不良朋友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
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不要强迫孩子听话
叛逆情景再现
家长做了一桌健康又营养的饭菜,可孩子挑食,就是不愿意吃。
情景分析
对于叛逆孩子的叛逆行为,大部分家长都很难保持理解的态度和立场。他们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而失去耐性,进而采取情绪化的应对方式,以家长的权威强制要求孩子听话。就拿孩子挑食来说,有些家长总以“你正在长身体,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为由,强制挑食的孩子吃自己搭配的营养饭菜,这种强迫孩子听话吃饭的行为就是家长不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一种表现。
家长之所以总是为孩子的叛逆行为感到焦虑、烦恼,不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家长过于专注孩子的叛逆行为,拒绝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大多数家长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叛逆行为上,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而误解孩子,不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这就导致家长听不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亲子之间的隔阂也会因此而拉大,亲子关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家长只顾谈自己的感受,看不到孩子内心的痛苦。有些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只顾表达自己的生气和不满,从未想过隐藏在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指责孩子,如“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懂事”等,完全看不到孩子内心的痛苦。
不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家长,大多都只会为叛逆孩子的叛逆行为感到失望和沮丧,常常以强迫孩子听话的方式,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话术解读
不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家长,常常会用一些说教的话术与孩子沟通;而理解孩子叛逆行为的家长,则会使用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与孩子交流。下面以孩子的挑食行为为例,列举几句说教话术和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并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说教话术
“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不可以挑肥拣瘦。”
“我辛辛苦苦为你做的营养餐,你要是懂事,就好好吃。”
“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营养,不可以挑食。”
“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想吃这些都吃不上呢,你倒好,还挑食,我看你是没饿着。”
“你不吃,怎么补充营养;不补充营养,你怎么长高?”
看着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挑食,不少家长的内心都极其焦虑。于是,有些家长便采取说教话术来跟孩子强调挑食的坏处和好好吃饭的必要性,然而收效甚微,甚至还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说我挑食,我就挑食,我就不吃,你能把我怎么着?”亲子间的矛盾也因此变得更加激烈。其实,家长说的话本身也没有错,但是,他们并没有试着去理解孩子叛逆的行为,无法把话说进孩子的心里。所以,即便道理说得再好,也很难引起孩子的共鸣。
温暖话术
“这是妈妈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妈妈先给你夹一点儿,你尝尝,看看喜不喜欢?”
“不可口可以少吃一点儿,不然一会儿你要是饿了,也得等到下一顿饭啦!”
“妈妈记得你以前挺喜欢吃这些菜的,是最近的胃口变了吗?”
“大胆尝试,说不定你会发现食物的特别之处,成为美食家呢?”
“你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某种新的食物,至少得品尝不下十次!这次觉得不好吃也没关系,可以不吃,我们下次再试试。”
使用让孩子不抵触的温暖话术的家长,已经在话术中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挑食行为的理解,并将关注点放在叛逆孩子偏食的原因上,用话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改善饮食习惯。因此,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不妨试着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内心的情感上,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孩子走出叛逆。
不吼叫、不唠叨,用话语温暖孩子的心
叛逆情景再现
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家长站在门口。
情景分析
吼叫、唠叨是某些家长在面对叛逆孩子的叛逆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常态。当孩子的“叛逆”和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发生碰撞时,家长的情绪是极易失控的,难免会对叛逆的孩子吼叫或者唠叨一番。然而,吼叫也好,唠叨也罢,对叛逆的孩子所起到的有益作用都是极其微小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吼叫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也可以对他人吼叫,还会使孩子的内心失去安全感;唠叨会让孩子质疑家长对自己的爱,认为家长越来越不爱自己,而且还会对家长的唠叨逐渐免疫,更听不进去。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吼叫和唠叨都不能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反而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叛逆问题。
因此,家长与其伤精费神地对叛逆的孩子进行吼叫或唠叨,不如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用一些孩子不抵触的话语温暖孩子的心,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话术解读
下面以让孩子整理乱七八糟的房间为例,来看看吼叫、唠叨的家长与不吼叫、不唠叨的家长分别会用哪些话术来与孩子沟通。
说教话术
“赶紧把这乱七八糟的房间给我收拾干净喽。”
“我警告你,你再不把房间整理干净,我就把你的玩具全都扔掉。”
“我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你要是懂事,就应该体谅体谅我,把屋子整理干净!”
“说了多少遍让你把房间收拾干净,你是听不见吗?”
不管家长是用吼叫的方式命令孩子收拾房间,还是用唠叨的方式要求孩子整理房间,本质上家长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进行说教。然而,这些说教话术很难引起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共鸣心理,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心烦,尤其是叛逆的孩子听了,会变得更加叛逆。
温暖话术
“我注意到你的房间很乱,怕是会滋生细菌,导致生病,你要不要收拾一下?”
“你还要在房间里睡觉、学习、玩耍呢!得整理出下脚的地方才可以呀!”
“我整理玩具,你收拾积木,咱们看谁先整理完,好吗?”
“我们一起把你房间的这些物品分类放好吧!这样你以后拿起来也方便些。”
再叛逆的孩子,也渴望得到家长的爱和理解。只有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才能说出孩子不抵触的话语,让孩子主动思考家长的提议。这样一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争执就会减少,而且孩子也更愿意敞开心扉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能更好地认识和帮助叛逆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