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2.《学会呼吸》
3.《工作狂是怎样休息的》
4.《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导书》
5.《没有疼痛的身体》
内容简介:
1.《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 最佳对抗死亡方法。”。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学会呼吸》
换气过度或呼吸过多,竟也是一种病,由此引发的焦虑、哮喘、疲劳、失眠、肥胖、心脏疾病等问题更是让人困扰难耐。作者根据布泰科呼吸法的习得经验,整合并开创了呼吸优化训练。他用这种训练方法改善了自己的哮喘,更有效地帮助了有相同问题的各国患者及运动员,帮他们缓解哮喘、鼻塞等呼吸系统疾病,增强代谢功能,改善身体疲劳,解决睡眠和体重问题等,使他们的整体健康状态得以恢复提升。
3.《工作狂是怎样休息的》
本书三位作者主要介绍了利用工作间歇就可以做的休息训练,大脑思维(集中注意力、记忆练习等)、身体活动(瑜伽、拉伸等)和声音控制(声调控制、会议发言等)方面的训练,让大家得以在日理万机、压力繁重之时,仍保有清醒的头脑与灵动的身体,生机勃勃地度过每一天。
4.《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导书》
本书从心理学及行为认知方面,分享各种真实案例以及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启发性讨论,阐述了不同年龄下人的睡眠状态、睡眠问题、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各种助眠的小妙招,拯救逐渐失去控制的自主睡眠,也更让读者学会在清醒时同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没有疼痛的身体》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遭受着各类慢性身体疼痛的困扰!本书直指问题要害:“不良体态”是造成身体疼痛的关键。本书理论讲解精当、全面,足以在健身方面为读者打下重要的知识基础;而随后提供的“全方位训练体系”则灵活多样,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容易实践。毫无疑问,本书就是你的慢性疼痛自救指南!
试读:
01 睡吧……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睡眠不足也是决定你是否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关键生活方式因素。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正如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智慧的箴言所说:“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你是否注意到,当你疲惫的时候总想多吃点东西?这并不是巧合。睡眠太少会提升让你感到饥饿的激素的浓度,同时抑制产生饱腹感的激素浓度。所以,尽管你已经吃饱了,却还想多吃点儿。研究证明,睡眠不足会导致体重增加,这对成年人和儿童都一样。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想要节食,但同时保证不了充足的睡眠,那么节食就是徒劳的,因为你减掉的大部分体重都是来自肌肉,而不是脂肪。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这样看来,“至死方休”(I’ll sleep when I’m dead)这句流传已久的格言实际上是不幸的。如果抱着这种心态,你就会更早死去,而且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生活质量也会很差。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身心健康的每个组成部分,以及社会结构中的无数衔接,都在不断地被我们“奢侈的”睡眠忽视所侵蚀——无论是人类本身,还是世界经济,都深受其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工业化国家中,睡眠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睡眠时间大幅下降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西欧的一些国家,也正是上述身体和精神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这并非巧合。
像我这样的科学家甚至开始游说医生为患者开“睡眠处方”。正如医学建议所言,这也许是痛苦最少、最令人愉快的处方了。然而,不要误以为这是让医生开更多安眠药的借口——恰恰相反,事实上,许多惊人证据表明,这类药物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延伸说睡眠不足能直接导致死亡呢?实际上,能,至少在两种情况下可以。第一,存在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渐进性失眠症,会在中年时期开始发病。在数月的病程发展中,患者会逐渐变得完全无法睡觉。到了这个阶段,他们会开始丧失许多大脑和身体的基本功能。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入睡。在丧失睡眠12~18个月之后,患者就会死去。这种疾病虽然极其罕见,却足以证实睡眠不足能够致人死亡。
第二种致命情况,就是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疲劳驾驶是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交通事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里受到危害的不仅是那些睡眠不足的人,他们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也同样受到了牵连。可悲的是,在美国每小时就有1人由于疲劳驾驶而死于交通事故。更令人担忧的是,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超过了酒驾和毒驾交通事故数量的总和。
社会之所以对睡眠漠不关心,部分原因是科学史上一直无法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睡眠仍然是难以解释的生物学谜团之一。科学界所有强有力的问题解决方法—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强大的数字技术——都无法解开顽固的睡眠之谜。最严谨的智者们,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假说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著名的古罗马教育家、雄辩家昆体良(Quintilian),甚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都曾尝试过破解睡眠的神秘密码,但都徒劳无功。
为了更好地解释过去科学对睡眠的无知,请想象一下你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的情景。在医院里,医生走进病房对你说:“恭喜你,是一个健康的男孩。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初步检查,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她微笑着,开始向门口走去。然而,就在离开房间之前,她转过身说:“只有一件事。从这一刻开始,你的孩子在整个生命中,将会不断陷入昏迷状态,有时甚至像死去了一样。不过,尽管他的身体躺着不动,他的大脑仍会充满着令人惊叹的奇异幻觉。他生命的三分之一都将处于这种状态,我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或者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祝你好运吧!”
令人惊讶的是,直到近些年,现实情况仍然是这样的:医生和科学家始终不能给出一个一致的或完整的答案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我们了解生活中其他三种基本驱动力(吃、喝和繁衍)的功能已有数百年,即使没有那么久,也有数十年。然而,第四种普遍存在于整个动物界的主要生物驱动力——睡眠驱动力,几千年来始终巧妙地躲避着科学的解答。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只会让这个谜团变得更加神秘。不论从什么角度看,睡眠似乎都是最愚蠢的生物现象。当你睡着的时候,不能采集食物,不能与人交流,不能寻找配偶或繁殖后代,不能养育或保护你的后代,更糟的是,睡眠会让你更容易被捕食。这样看来,睡眠无疑是人类令人困惑的行为之一。
不管从上述哪一个适应生存的角度来看(更不用说把它们加在一起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存在一股强大的进化压力来阻止睡眠或任何与之类似行为的出现。正如一位睡眠科学家所说:“如果睡眠没有提供绝对重要的功能,那么它将是进化过程犯下的最大错误。”③
然而,睡眠顽强地延续了下来。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研究过的每个物种都会睡觉。④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自我们的星球上出现生命以来,或者在那之后不久,睡眠就出现了。此外,睡眠在之后的整个进化过程中都持续存在,这意味着它能提供的诸多益处一定远远超过了所有显而易见的危险和不利。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根本上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它暗示着答案是一个单一的功能,一个我们为之入睡的神圣原因,从而让我们不断去追寻。于是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从逻辑的理论(储备能量的时间)、古怪的理论(给眼球充氧的时机),延伸到精神分析的理论(实现我们被压抑的愿望的无意识状态)。
本书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事实:睡眠是极其复杂、有趣的,并且与健康有着惊人的密切关系。睡眠具有诸多功能,可以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提供数不清的夜间福利。似乎我们体内所有重要器官或大脑内部的运作,都是通过睡眠来优化提升的(同样地,它们也会在得不到足够睡眠时受到损害)。我们每天晚上都能得到如此多有益于健康的福利,这并不奇怪。毕竟,我们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清醒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成的有用的事可不止一件。我们完成了无数的事业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生存状况。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希望睡眠——这件平均消耗一生中25~30年时间的事——只有一个功能呢?
经过过去二十余年的大量探索,我们逐渐意识到,睡眠并不是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巨大错误。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每24小时重复这份处方,得到其所提供的大量健康保障。(许多人却主动舍弃了这些益处。)
在大脑中,睡眠充实了各种功能,包括学习、记忆、做出逻辑决定和选择的能力。睡眠也慷慨地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重新校准大脑中的情感回路,使我们第二天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人际和心理方面的各种挑战。我们甚至开始理解所有意识体验中最神秘莫测,也是最具争议的部分——梦。梦为所有有幸能够做梦的物种(包括人类在内)提供了一套独特的福利,包括能够抚慰痛苦记忆、安抚大脑的神经化学物质浸浴,以及提供一个虚拟现实空间,大脑可以在其中融合过去和现在的知识,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