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这个来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深受精神折磨。面对家庭中的变故,他想表现出某种情绪,却发现自己只能感受到冷漠。在痛苦怀疑之中,他完成了对自己的审判:
“这才是我真正的罪行,我犯的是冷漠罪。”
―――――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冷漠的人》讲述的情感,依旧与大多数现代人感受到的一样,是人对于庸常生活的厌倦,对于无法行动的痛苦,对于真情实感的探求……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Alberto Moravia(1907—1990)
莫拉维亚与卡尔维诺、夏侠被评论界合称为“意大利现代文学三杰”。
22岁时,莫拉维亚出版欧陆首部存在主义小说《冷漠的人》,一举成名。书中,莫拉维亚以冷峻的笔锋书写了现代人的思想危机,痛斥腐蚀了现代社 会的“冷漠病”。20世纪中期,他在世界文坛如日中天,陆续出版了《罗马女人》《同流者》《鄙视》等巨著,冷静审视现代人的情爱世界、失意者的内心世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探讨人的行动力、人的责任以及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
在意大利文坛,他是公认的来不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诺贝尔奖档案披露,他曾获得15次提名。他获得过斯特雷加奖、马佐托奖、蒙戴洛文学奖等,更是名导宠儿,多部作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马塞利翻拍《冷漠的人》,戈达尔翻拍《鄙视》,贝托鲁奇翻拍《同流者》,达米亚尼翻拍《愁闷》,等等。他的著作对意大利的语言和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他以崇高威望当选欧洲笔会主席,并任欧洲议会会员。
★阅读莫拉维亚,就是阅读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写这本书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却没有意识到那恰恰是整个世纪的问题。”
试读:
卡尔拉进来了。她身穿一件褐色的粗呢子短上衣,下套一条裙子,裙子很短,关门时裙裾被带起,高出腿上那双长筒袜宽松的袜口足有一掌。但她没发现这点,只顾向前踽踽而行,同时带着迟疑的神情,用神秘的目光看着前方。只有一盏灯亮着,灯光照着坐在长沙发上的莱奥的膝头。一片灰暗笼罩着客厅的其余部分。
“妈妈在换衣服,”她一面说,一面渐渐走近,“过一会儿就下来。”
“我们一起等她吧,”莱奥朝前俯过身来说,“到这儿来,卡尔拉,坐在这儿。”但卡尔拉没有接受他的提议。她伫立在放着那盏灯的茶几旁边,目光投向灯罩下那圈光圈。位于光圈中的那些小玩意儿及其他物品,跟分散在黑暗的客厅里的那些没有生气、不成形的东西不同,充分显露出自己的绚丽色彩和结实外形。她伸出一个手指,碰了碰一件中国瓷器会动的脑袋:这是一头驮满货物的驴子,背上的两只筐子中间端坐着一个身穿花长袍、大腹便便的农民,活像乡间供养的佛。驴子的脑袋上下晃动,卡尔拉两眼低垂,双唇紧闭,脸颊被灯光照亮;她似乎正全神贯注于拨弄驴子的脑袋。
“你留下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吗?”她终于提了个问题,但没抬头。
“当然喽,”莱奥一边回答,一边点起一支烟,“你大概不愿意我留下吧?”他坐在沙发上,身子往前倾,专注、贪婪地打量着这位妙龄少女:肌腱发达的双腿、扁平的腹部、高耸的乳峰、细狭而深邃的乳沟、纤弱的胳臂和双肩,圆圆的脑袋在纤细的脖子上,甚至显得过于沉重。
“唔,多标致的姑娘,”他反复想道,“多标致的姑娘。”当天下午被抑制住的欲火重新燃起来了。热血涌上他的面颊。他欲火中烧,真想大叫一声。
她又碰了一下驴子的脑袋:“今天喝茶的时候,妈妈的脾气多暴躁,你看出来了吗?所有的人都看着我们。”
“这是她的事。”莱奥说,他凑上前来,漫不经心地掀起她的裙子的下摆。
“你知道自己有一双漂亮的大腿吗,卡尔拉?”他说,同时向她转过一张激动得傻里傻气的脸;他想装出一个欢快的微笑,但没有成功。卡尔拉既没脸红,也不答话,只是猛地一甩手,把裙裾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