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1则真实故事分享,10项依恋功课,36道依恋风格测试,带你从根源上改变生活中糟糕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周宗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孟馥 倾情推荐
作家、知名媒体人 侯虹斌
依恋理论早起源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风格。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感到被爱,感受到安全感;反之,婴儿的安全感就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成年之后,我们的依恋对象变成了爱人、朋友、孩子甚至工作,当我们与它们建立关系时,我们内心深处根植的依恋风格就会被再次激活,从而影响我们与它们的关系,用鲍尔比的话说,这种影响“从摇篮到坟墓”,会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成人的依恋风格分为以下四种:
安全型依恋:愿意信任他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自信、坦率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意。
焦虑型依恋:需要经常得到伴侣的肯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有时会令伴侣感到无所适从。
回避型依恋:冷淡疏离;对情感上的亲密感到恐惧;在感到受伤或被他人拒绝时会主动撤退。
混乱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综合,是糟糕的依恋风格。有时渴望与伴侣亲近,有时又显得很冷酷。
作者简介:
作家、记者,他的文章和随笔曾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杂志》《洛杉矶时报》《游行》和《华盛顿邮报》上。他曾获Barnes & Noble 发现新人奖,作品包括《邻里之间:在美国街头寻找社区》(In the Neighborhood: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on an American Street, One Sleepover at a Time)、《小牛犊汉堡的肖像》(Portrait of a Burger as a Young Calf)等。
试读:
当彼得·洛文海姆第一次来找我,说想要旁听我在罗切斯特大学开设的人际关系课时,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一直很欢迎校外人士来旁听,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拥有丰富生活阅历的朋友,他们可能会帮助我的学生开辟新的研究视角。我本以为彼得会像之前很多旁听的朋友那样,只来两三次,然后礼貌性地离开,但他似乎对我的课很感兴趣。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几乎每节课都会来。人际关系学是一个庞大鲜活的研究领域,很明显,彼得的求知欲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满足。课后,我们常常约在星巴克咖啡店聊天,彼得会追问我一些问题。一开始,他的问题并不复杂,但他会将对“关系”的好奇与他受过的分析性新闻训练结合起来,对我的课程主题进行探讨。一次,连邻桌的一位女士都被吸引得加入了我们的谈话。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探寻人际关系的奥秘,比如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发展和消亡,又如何引发生命中最有意义但也可能是最痛苦的时刻。在最早的历史记载中,人们都可以找到有关人际关系的规则和思想体系,但针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却相对较新。据合理估计,相关研究大约起源于20世纪中期,在我看来,依恋理论无疑是目前该领域的最佳成果。
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理论更迭频繁,它们总是在刚出现时较为活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理论逐渐过时,丧失主导地位,另一些更新、更好的理论便取而代之,但依恋理论并非如此。1982年,当我在丹佛大学休假时,我第一次听说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那时,菲利浦·谢弗(Phillip Shaver)和辛迪·哈赞(Cindy Hazan)刚开始将依恋理论应用到成人的恋爱关系研究中,而在那之前,依恋理论主要关注婴儿及其照顾者。他们的开创性研究如同大爆炸一般,在人文科学领域引起了轰动,并产出了成百上千的研究成果。我一直在等待人们像对待其他理论一样,放缓对依恋理论研究的脚步,但是并没有;相反,直到现在,依恋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和生产力仍有增无减。
依恋理论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正如彼得所说,依恋理论总是能吸引学生。当我在课堂上讲到依恋理论时,甚至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开始集中注意力。依恋理论的主要论点很有说服力,少有理论能做到如此。它以一种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常见的简单行为为起点进行研究,然后扩展开来,再稍加一些因素,来解释人类在幼年时期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对其此后乃至一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人们怎么可能不迷上这样的理论?依恋理论的观察既明智又敏锐,而且非常个人化——当听到一个关于依恋理论的解释时,我们很难不去想:“是的,就是这样!”
在依恋理论中,科学家和实践者将严肃的、连贯的理论与人类生活中许多最重要、最深刻的问题相结合,从而使其获得了非凡的解释力。我保证依恋理论能为你的人际关系、情感生活等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然而,这不是一本自助类图书,至少不是那种为你提供“通过12个步骤让爱和浪漫关系更持久”的方法的令人厌烦的手册;相反,这本书将加深你对人与人之间联系和分离的原因和方式的理解,并使你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人际关系。
我开始期待和彼得在星巴克咖啡店的不定期会面。在这里,我了解到彼得是一个十分敏锐的观察者,很执着,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了更多有关依恋理论的知识后,他的问题难度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东西。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你将和我一样发觉他是一个勇敢和坦率的人,他愿意袒露自己的人生经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真实的人际关系(这大概是他早期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体现)。
在这本书中,彼得充分展现了他的这些品质,并将他从研究和治疗实践中获得的见解与他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了一起——这些经历深刻地揭示了依恋理论的内容。我认为这不是巧合:依恋理论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变得有意义。作为一位有天赋的作家,彼得把这种意义充分表达了出来。毫无疑问,抛开有关个人经历的描述不谈,这本书牢牢建立在有关依恋理论的科学研究和循证实践之上。相信约翰·鲍尔比看到这本书,也会感到欣慰。
哈里·赖斯(Harry Reis)
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
前言
与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这段感情开始时很美好,但随后就变成了一段时断时续的糟糕恋情。简单地说,她想得到我无法做出的承诺,而我在寻求她无法给予的亲密关系。我已经记不清我们分分合合多少次了,她总是在说分手,大部分时候都是我在要求复合,但每次复合之后,新一轮的循环就又会开始。
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年。
我们双方都为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投入了太多太多,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啊!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完美的大结局呢?这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个谜。
但在彻底分手的几个月后,我偶然发现了一些让我大开眼界的东西。在去看望上大学的女儿时,我翻阅了她的心理学教材,在上面读到了一篇关于依恋理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描述了拥有不同依恋风格的两个人试图成为伴侣时通常会发生的事:
这对伴侣会慢慢变得极端化。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一方通常会很焦虑,要求获得更多的亲密感,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一方通常却以沉默、退缩来回应。他们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这种关系“易燃易爆”,充满了对抗性。通常情况下,回避型依恋风格的那一方会率先决定结束这段关系。
我当时不明白什么是“依恋风格”,对“焦虑型”和“回避型”的分类也不甚了解,但当我坐在女儿的宿舍里,接触了依恋理论之后,我突然茅塞顿开:我的前女友不愿打开心门,她在发生冲突时倾向于逃避,这符合回避型依恋风格的特点;而我需要情感上的亲密,会紧紧抓住一段感情,非常害怕独处,这也正符合焦虑型依恋风格的特点。
那本教材的作者还讲到,这种可怕的依恋风格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甚至还有研究者把这种组合命名为“焦虑—回避陷阱”。除非这种组合的伴侣能够理解它并积极做出改变,否则他们的感情很有可能“不得善终”。
这个发现来得太晚了,已无法挽救我那段逝去的恋情,但却让我对这个被称为“依恋”的神秘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鲍尔比曾在孤儿院工作,他看到许多孤儿虽然得到了食物、有了住处,也拥有相应的医疗保障,但却没有茁壮成长,甚至很多还夭折了。当时,没有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理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鲍尔比从进化生物学、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不同领域汲取养分,发展出了依恋理论。简言之,依恋理论认为,由于婴儿出生时很弱小,所以他本能地想要寻求并依赖一名称职可靠的照顾者,这个人通常是母亲,但也可能是父亲、祖父母、保姆或其他能满足他们基本需要的成年人。
如果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关心和照料,婴儿就能产生情感上的安全感;如果不能,就会产生情感上的不安全感。
婴儿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会对其发育中的大脑产生塑造作用,影响他日后的核心情感和人格结构,进而创造出一系列对关系的信念和期望,影响其在今后的人生中对各种关系的感受和行为模式——尤其是对恋人,但也包括其他所有人和所有事。这被称为“依恋效应”。总之,最初建立的依恋关系具有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其他关系无一能出其右。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早期的依恋经历通常发生在我们记事之前,一般是在两岁之前。但是,用鲍尔比的话来说,这段经历对我们“从摇篮到坟墓”的人际关系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是因为依恋系统与生殖系统一样,是人类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是我们本能的生存方式。一出生,我们就会寻找能够保护我们并满足我们生存需求的人。成年后,我们会与一些我们爱的人维持关系,并依靠他们获得安全感和保障。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求,终其一生,我们都会不停地寻求满足。
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致力于理解并验证依恋理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鲍尔比的研究结果。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新研究取得成果。
精神病学家托马斯·刘易斯(Thomas Lewis)等人研究发现,在人生最初的几年里,我们就已经形成了有关人际关系运作的模式,存储了我们对爱的感受。最早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具有决定性,不仅会影响我们对待伴侣的方式,还会影响我们对待其他人的方式。
一些最新的研究证实,我们最早的依恋关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与家人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事实上,它延伸到了各种关系中。在工作中,它会影响我们与同事和老板的相处方式;在体育运动中,它会影响我们与队友和教练的关系;在政治领域,它会影响我们的政治倾向和投票行为;它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宗教信仰。
那些有幸成长于安全型依恋中的人,无论是在幼时还是成年后,都能够拥有更满意和更稳定的关系。他们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和关心,拥有更强的自尊心;在对待他人时,他们往往更乐于付出,也更善于包容;在面临诸如个人疾病、所爱之人离世等困境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作为父母,我们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与他们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那些成长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中的人可分为两种类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遇到困难,可能会遇到亲密和信任方面的问题。尽管如此,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可能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被试被安排暴露在一个看似危险的环境中——一间因电脑故障而逐渐充满烟雾的房间,结果发现,高焦虑型依恋的人(这些人对危险特别敏感)首先察觉到危险的存在,而高回避型依恋的人(这些人看重独立自主)最先找到安全出口。
尽管大多数人一生都保持着早期的依恋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依恋风格不可改变。运气好的话,通过与某个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老师、教练或是恋人)建立健康、长期的关系,或是通过自我反省和治疗,甚至通过养育子女,一些因早年忽视和照顾不周而形成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可以转变成安全型依恋风格,研究者将此称为“获得性安全型依恋”。
如果你想快速评估一下自己的依恋风格,请参阅附录中的亲密关系体验测试。
对我来说,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改变了我的生活。当我意识到依恋系统正在影响我的行为时,我可以改变或推迟我的习惯性反应,特别是在情绪化的状态下,以实现更好的结果。比如,在恋爱时,如果另一半在最后一刻取消了约会,有时我会发现自己不相信她所说的理由,或者对这种变卦反应过度,这些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对关系中真实或想象的潜在威胁做出的典型反应。同样地,当我身体不适时,我很容易就会“灾难化”地设想最坏的后果,这也是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时的典型反应。一旦我意识到我的部分反应源于非安全的依恋系统,我就会问自己:“事实是否支持我的反应?”通常情况下答案都是否定的。
不仅是我自己,从同龄人对孩子离家上大学、失业或亲人去世的不同反应,年轻朋友约会并试图找到合适的伴侣,到我已经成年的孩子追求事业、结婚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都看到了依恋风格的影响力。了解人们的反应可能源于他们的依恋风格,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支持和包容彼此,并找到更好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尽可能深入地探究依恋理论,并帮助人们了解依恋理论是如何影响我们所有人的。这段探索旅程始于我自己的故事。我想要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及其成因。为此,我拜访了世界各地多位依恋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我探索了我与父母及其他早期照顾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经历可能如何影响了我最亲密的情感关系,所以,其中会有一些非常个人化的分享。
在了解了自己的依恋风格后,我便对其他人的依恋风格产生了兴趣。我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一旦他们意识到依恋理论的存在,他们就会告诉我依恋风格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的,这些影响涵盖了恋爱、婚姻、育儿、事业、衰老、运动和政治等各个方面。
我了解到有些人增进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得到了改善,具体包括:
·一位母亲开始以一种能产生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方式抚养儿子(第6章养娃:与孩子同频的重要性);
·一对年轻夫妇通过求助一位受过依恋方面培训的治疗师,挽救了他们的婚姻(第7章婚姻:当爱破裂了,你该如何修复它);
·一位教练通过理解每位运动员的依恋风格来帮助他们达到巅峰状态(第11章体育比赛:依恋风格如何使实力较弱的团队逆风翻盘)。
我们还将遇到一些人,他们通过理解不同依恋风格的互动方式,使个人和职业生涯有所获益,具体包括:
·两个年轻人利用依恋理论改善了初次约会时的互动方式(第5章恋爱:依恋风格如何影响我们在约会和分手时的表现);
·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其员工成功合作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属于不同的依恋风格(第10章工作:依恋风格如何影响打工人的幸福感)。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依恋风格是如何影响政治领导人及其管理能力的。为此,我对一位美国前总统候选人进行了一次成人依恋访谈,这是衡量成人依恋风格的最标准化的测验(第12章政治领袖:依恋风格如何影响政治家的领导力与民意)。
(除非另有说明,我在本书中提及的所有主要人物都是经本人许可后以真名出现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便于叙述,我调整了时间顺序。)
从这本书中,我希望读者不仅能了解到依恋是如何影响我们所有人的生活的,还能学到依恋是如何影响你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的。在结语中,我列出了自己总结的最重要的10项依恋功课,你可以做一些实际、有用的事情来改善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在附录中,你会看到一个关于依恋风格的测验,你可以据此大概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约翰·鲍尔比开创性的理论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事实上,它几乎是所有行为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美国马里兰大学著名研究员朱迪·卡西迪(Jude Cassidy)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菲利浦·谢弗认为依恋理论是“20世纪和21世纪心理学中最广泛、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研究之一”;威廉玛丽学院的李·A.柯克帕特里克(Lee A. Kirkpatrick)认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最成功的理论之一;加拿大心理学家兼作家苏·约翰逊(Sue Johnson)的观点也代表了许多业内人士对鲍尔比的敬意:
无论是代表心理学家,还是仅代表我自己,如果我要颁发一个最佳创意奖给那些最有想法的人,那我会把这个奖项颁给约翰·鲍尔比,而不是弗洛伊德或其他任何从事心理工作的人。
2005年,哈佛登山俱乐部在靠近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边界的地方攀登时,将一座海拔一万九千英尺[1]、积雪覆盖的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给予了鲍尔比一项真正伟大的荣誉。
如果社会普遍对依恋理论及其含义有了更多的认识,那会发生什么呢?我认为,我们的文化完全错了,因为它不断地传递这样的信息:进化最高级的个体是那些独立的、不需要别人的个体。这种态度——“美国拓荒者牛仔都是孤独冒险家”迷思的残余——公然挑战了我们的生物学;相反,我们的依恋系统告诉我们,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总是需要与至少几个特别的人建立联系,只有通过相互依赖,我们才能成为最强大、最真实的自己。
然而,通过崇尚独立而不是建立联结,最终导致太多人要依靠自己生活,远离家人,与邻居也不来往,活在一种社交孤立的状态下。今天,据CBS新闻报道,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没有其他可以倾诉的对象。精神病学家托马斯·刘易斯和他的同事们观察到,“大量现代美国文化其实都是一项扩展实验,研究剥夺人们最渴望的东西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我了解依恋理论后不久,我遇到了哈里·赖斯,他是我的家乡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他很快就要教授依恋理论了,这是他即将开设的课程的一部分。他还告诉我,如果我愿意的话,他欢迎我去听他的课。
这是一个慷慨的提议,我迫不及待地接受了。这就是我探索之旅的开始。
我相信,人们对依恋如何运作的更深层次的普遍理解,会超越研究者和其他专家的看法,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们所有的关系都变得更丰富、更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