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碳酸饮料是怎么毁掉你的牙齿的?
- 隔夜冷藏西瓜能不能吃?
- 天天吃肉,你却不知道什么肉应该多吃!
- 熬夜以后如何补觉?
- 手指末端肿大是多种疾病的标志
- 跷二郎腿会影响生育能力吗?
- 适量饮酒可以疏通血管吗?
- 防治幽门螺杆菌,主要是要防范你最亲近的人!
- 脱发到底怎么治才有效?
打响“保胃战”,远离胃癌!
……
千万别让小病小痛缠上你,
不爱惜身体的时候,疾病也不会怜惜你!
继《曾医生让你早知道》畅销后,作者重磅推出第二本新书,继续分享和传播大健康领域的硬核医学科普。
这是一本远离常见病的健康指南,健康常识早知道,拥有不生病的体质。很多常见病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只要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协和医学博士、朝阳医院曾医生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硬核科普,让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听懂、看懂。书中从正确饮食、健康生活方式、急救常识、预防常见病、基础医学知识、远离癌症等6大核心内容,讲述84个健康真相,结合40多幅生动的插图,让读者一看就懂,掌握实用的健康常识,不再随意造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赶跑小病小痛,远离常见病。
一本守护全家人健康的实用指南
84个健康真相,贴近生活,远离常见病
作者简介:
本名曾维根,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科普达人。擅长的领域包括胃癌、肠癌、痔疮、疝气等普外科常见疾病,以及其他大众医学健康问题。
从2017年开始,曾医生在网上进行医学科普,现在全网关注量达800多万。曾医生擅长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简单实用的硬核医学科普知识,让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读者都能理解,帮助大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远离伪科普和常见疾病。
因为说话太快,曾医生还被网友调侃为“派克曾医生”,已出版图书《曾医生让你早知道》。
愿做大家身边的医生朋友,
关注普外科曾医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试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普外科曾医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医学科普达人。
这段自我介绍,跟我第一本书中的一样。《曾医生让你早知道》出版短短半年以来,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没有什么变化,我还是正常上下班,利用业余时间做医学健康科普,在网上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初心未改,我还是希望把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以视频、图文的形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多懂一点健康知识。
第一本书出版后,我得到了更多读者朋友的关注,收到了很多评论和留言,这些我都看了,我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没预料到的是,很多读者朋友把我的书送给了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并且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说能看懂,这本书改变了他们以往一些错误的健康认知。这让我非常开心,一方面是因为关注我的读者大多是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和在异乡工作的上班族,他们能想到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让我很感动;另一方面是因为长辈能看懂,觉得有用,让我觉得自己的科普工作非常有意义。
同时,这也启发了我,让我想到以后做医学科普要注意让主题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要注重实用性,要用更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健康知识讲明白,真正做到让7~99岁的人都能读懂我的书。我会继续努力的。
自第一本书出版后,不断有读者发私信问我什么时候出第二本书,说一本书不够看。我原本计划写一本关于胃肠道养护的科普书,这跟我现在的工作密切相关,但现在我每天除了工作和根据大家当下集中关注的医学问题做科普外,并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写作,所以这本书的进度会慢一点,但我会尽量挤时间写,争取早日完稿。与此同时,我收到一些读者的反馈,说第一本书里关于日常生活的健康科普内容篇幅不多,希望多看到一些与各类常见病相关的文章,所以就有了这本《曾医生让你早知道2》。与第一本书相比,这本书的实用性会更强。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疾病的出现是跟人们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的。比如爱喝碳酸饮料,容易引发牙齿方面的疾病;爱吃肉却不知道什么肉应该多吃,可能导致痛风甚至癌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穿孔;年轻人得胃炎,主要是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除了正确饮食、健康生活这两个主题外,这本书还包括急救知识以及其他医学常识等内容。这些实用的小知识,看起来很简单,但写作时却要查阅很多资料,这于我也是再次学习的机会。
写作这本书,我主要是想传达一个观念:年轻的时候要爱惜身体,重视健康,别等生病了靠药物或手术来恢复健康,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远离疾病。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我之前在网上发布的视频,但在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资料,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和观点对内容做了修订,还配了插图。希望这些内容从视频变成书本后,能更易理解,更有趣,让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都能看懂;希望这本书成为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书。
喜欢我的医学科普视频的朋友,如果想拥有一本能随时翻阅的书,学习靠谱的健康知识,那么这本书可以当作你的枕边读物。大家也可以把这本书送给父母或其他长辈,当作家庭健康读物!
我愿做大家身边的医生朋友,愿大家都身体健康!
普外科曾医生
2022年5月
第一章
正确饮食,吃对少生病
吃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主题。吃进去的食物维持着我们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我们进行日常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因此饮食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
吃对了,防病治病;吃错了,病从口入。所以关注健康,首先要密切关注我们的日常饮食。
常温牛奶和冷藏牛奶,哪种更好?
超市里卖的牛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冷藏保存的,保质期只有几天;另一种可以常温保存,并且可保存的时间很长,达到半年左右。
那么,这两种牛奶哪一种更好?
首先,要冷藏保存的奶叫保鲜奶,也叫巴氏奶,采用巴氏消毒法,将生奶加热到75~80 ℃,持续15秒。这种方法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细菌,但并不是全部的。而常温牛奶采取的是高温灭菌的方法,把里面的所有细菌都给杀死了,然后再装到无菌的包装里,所以常温牛奶可保存的时间很长,达到半年左右。巴氏奶可保存的时间只有几天。这是它们的第一个差别。
其次,它们的营养价值可能会稍有不同。巴氏奶消毒的温度没有那么高,所以绝大部分的维生素都被保存了。而常温牛奶消毒的温度比较高,那么就有部分维生素损失了。因此,鲜奶喝起来口感会更好一些,而且营养价值会稍微高。但是,整体来说,这两种牛奶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差不了太多。
具体买哪一种牛奶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如果你觉得鲜奶的口味更适合你,更好喝,你就买鲜奶,缺点就是你要经常去超市买。如果你没有时间经常去超市,那么可以囤一点常温牛奶,毕竟常温牛奶可以保存的时间比较长。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就可以了。
最后,建议大家每天摄入300克以上的牛奶,无论喝哪一种牛奶,一定要多喝,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