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世间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简介:
试读:
第一章袁世凯在朝鲜的繁荣史
袁世凯进入朝代
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人很少有机会出国,但也有一个例外。
1859年,多年征战多年的河南将领袁家三寄回故乡,报告说他的军队已经打败了北方农民起义军(年军),即将大获全胜。家人收到这封信的那天,家里的一个男婴出生了。
有的人天生有石头(贾宝玉饰),有的人干脆从石头上跳了下来(孙悟空),但这孩子好像是上天派来的使者,送上胜利的报告,所以大家都很开心,想到了这个男孩子长大会很困难。
从现在开始,这其实只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巧合。比如有一天,你突然在路上大喊大叫,回家翻阅历书,发现这一天是立春。你永远不能说这个春天是你召唤出来的。不过对于袁家来说,这毕竟是个好兆头,他们的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小子是袁嘉三哥的孙子,也是袁嘉三的外甥。他的家谱在他的家谱中排名“世界”。家人拿着这个吉兆,给他取名“凯”。
没过多久,袁世凯就被舅舅袁宝庆收养为儿子。这个袁宝清,曾经是袁家三的将领。退伍后,任江宁盐法道(副部长高官)。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南京的食盐生产和销售。袁宝清对袁世凯的期望也是巨大的。做官之余,最重要的就是督促萧远好好学习,让他日后走上科举正道,扬名立万,出世不愧为吉兆。
可惜,袁世凯似乎不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生的。他鼓起勇气参加了两次科举,而且是最基本的省试。结果,孙山丢了他的名字,让袁家面目全非。
众人纷纷指责,袁世凯也很不爽,不过他接下来的动作不是准备第三次考试,而是把所有的课本和复习材料都找出来——烧了。此举意味着他永远不会告别高考(科举),死后也不会再参加公务员考试。他一边燃烧,一边宣布:从今以后,我将立志当兵打仗,摒弃文化和军事! (大个子要在战场上服役,里里外外,他怎么可能在笔墨石中久久不衰,错过他的时间!)
对于袁世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而他为何做出这个决定,这个秘密很快就会揭晓。